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陕西省能源产业的碳排放因素分解及减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16:22
【摘要】:能源产业是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传统的发展模式致使能源产业成为陕西省最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排放系数法,对陕西省能源产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同时,结合陕西省能源产业和能源消耗的发展现状,并对能源产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从行业层面对陕西省能源产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量化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产业碳排放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济规模和能源强度对陕西能源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碳排放,能源结构调整减少了碳排放。最后,根据因素分解的结果,对陕西哲能源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加快相关制度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消费。
【图文】:

能源生产,消费总量,总量


图 3-1 1978-2010 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消费总量.1.2 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带动陕西省能源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在陕西省开放能源建设市场政策的鼓励下,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能源企业到陕西投资建设能源项目,实现了能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英美资源集团、美国陶氏化学公司、荷兰壳牌集团非萨索尔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世界顶尖级的企业集团外,神华、长庆、中铝盐、中化、鲁能、兖矿等国内能源巨头也捷足先登,成为陕西能源化工基地的生力军。2003 年,陕西省把产业发展放在兴陕富民的突出位置,确定了信设备、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制造、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冶支柱的工业化体系。2011 年,陕西工业总产值 1.43 万亿元,其中八大支柱工业产值 1.40 万亿元,占总产值的 97.71%,,工业八大支柱产业已成为绝对业力量引领并支撑着陕西工业的增长,而能源产业的产值占陕西工业总产值

能源产业,产值,陕西省,从业人员


图 3-2 2002-2011 年陕西省能源产业产值产值(亿元)数据来源:各年陕西统计年鉴陕西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能源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从 2002 年的293769 人增加到 2011 年的 553445 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从2002 年的 25.80%提高为 2010 年的 35.36%,累计提高了 9.56 个百分点。此外,能源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八大支柱产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总人数比例由2003 年的 28.26%上升到 2011 年的 36.94%,仅次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但两者的差额有减小的趋势。表 3-3 2002-2011 年陕西省能源产业就业贡献年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能源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能源产业从业人员占比(%)2002 113.8707 29.3769 25.802003 112.1236 29.9211 26.692004 115.3937 34.6596 30.04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经验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一个脱钩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3 岳岚;;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与CO_2减排形势的动态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汪刚;冯霄;;基于能量集成的CO_2减排量的确定[J];化工进展;2006年12期

5 朱聆;张真;;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刘嵘;徐征;李悦;;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河北省某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0年05期

7 陈晓春;胡婷;唐姨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8 主春杰;马忠玉;王灿;刘子刚;;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量的差异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2006年05期

9 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年12期

10 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619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19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