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3:36
【摘要】: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各国高度重视,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不少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从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看,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其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中国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大量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传统产业,这当中,文化产业集群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了集群创新不足、价值链升级缓慢、文化资源破坏、文化传统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也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寻找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的正确路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学者们已经发现在市场和政府之外,还存在大量自发的中间性组织。这些中间性组织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和机制,而且这些自主组织在一些公共资源的开发中,相比市场和政府手段,具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效率。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著作中描绘出人们自发组织场景。“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货殖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在没有外来力量指导的情况下,人们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各自努力工作,竭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找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找到解决集群及其周边环境和谐、可持续、包容发展的途径。本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研究。一条线索是通过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在系统地回顾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等最新发展理论,从中探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另一条线索从我国文化资源开发状况出发,通过分析文化资源公共属性和集群是自发中间性组织性质,发现集群是市场、政府之外文化资源开发的第三条道路。发展理论是从宏观角度分析集群,自组织理论对集群内部进行微观分析,两个角度对集群发展进行解剖,探索如何通过公共治理之道,构建集群治理模式,完善集群治理结构,形成集群“善治”,从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首先,在综述文化产业和治理的各种理论基础上,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治理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主要是第二、三、四章。这一部分主要从宏观角度把握文化产业集群,一方面探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剖析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涵和路径,从理论上探讨对文化产业集群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案例中,总结了发展中的一些启示。 其次,从文化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公共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借鉴奥斯特罗姆的分析,比较市场、政府等手段基础上,提出“自组织”这个文化资源开发第三条可行道路。认为文化资源开发困境的解决之道。从集群产业组织特性入手,分析集群自组织特征,得出产业集群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的自组织形式。由此得出,产业集群是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形式。可以运用这个形式,有效解决文化资源开发中面临的无序和过度竞争,以及文化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三个文化资源开发案例,比较了政府、企业和社区自发组织为主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现实效果。既看到自主组织在开发中的优势,也看到自主组织需要不断发展。 再次,运用自组织的基本理论分析集群自组织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轨迹。分析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征,探索文化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提出竞争与合作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自组织也有独特的周期运行规律,而要避免衰退,必须通过自组织进行自主治理,从而实现集群的健康发展。从公共治理角度,分析集群自组织的自主治理,提出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的总体架构。 最后,从两个方面分析提出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措施。主要是第七、八章。一是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内部,构建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治理结构框架。明确了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及目的,分析集群内部网络治理和外部治理构成。对内应该促进互动和合作,对外应该创造社会资本,分析出治理的目的在于促进长期持续合作,营造有利于合作的社会环境。研究如何通过公共治理手段,建立合理的集群治理结构,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包容性增长。二是从宏观角度,提出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从治理失灵的分析入手,分析美日等主要文化产业大国的集群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提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总体来看,本论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产业集群等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后,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公共治理的研究进行有机融合,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给中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的角度,理清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内涵,并在深入分析文化资源的属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以往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政府等手段,而很少考虑文化资源的公共资源属性,尤其是较少从中间性组织角度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资源的公共资源属性,运用自主治理理论,提出文化产业集群是除市场、政府之外,进行文化资源开发的第三条道路。 第二,从自组织理论角度,深入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征及运行规律。以往研究虽然把产业集群作为组织分析,但是较少考虑集群的复杂互动关系,从复杂系统范式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较少。本文基于这一复杂性范式,从自组织角度对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集群进行深入分析,理清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制度基础。 第三,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治理”结构框架。以往研究文化产业集群治理,主要是治理角度,没有区分公共治理还是公司治理,尤其是较少从公共治理角度,系统分析集群内合作行为。本文明确提出集群治理是公共治理,从而从公共治理角度分析促进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图文】:

产业集群,分析框架,集聚程度


图3H产业集群分析框架图图3-1中,横轴代表产业的地方根植程度,沿横轴越往右,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纵轴代表产业的集聚程度,沿纵轴越往上,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由此,我们把文化产业集群分为四类。第一类,低集聚程度、弱地方根植。这类文化产业集群处于一盘散沙分布状态,对地区的依赖性微弱。第二类,低集聚程度、强地方根植。这种状态下,虽然文化产业集群分布依然比较分散,但是却和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紧密相连。第三类,高集聚程度、弱地方根植。众多文化企业的高度集聚自某一区域,这是这类集群的显著特征,但是这种集聚与当地文化资源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发生产业迁徙。第四类,高集聚程度、强地①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运行论》,112-113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租金,渔场


体行为却并不能获益的,而且很多人却积极的,近似于盲目的参与了到了这一行为之中。这里我们看一个渔场租金散失的例子(图7-1)。收益塞 \ \mr2 边际成本^〔-“!\图7-1 渔场租金的散失161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关松立;;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3 童泽望;郭建平;;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1期

4 夏青云;巩玉丽;;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从产业集群的角度[J];消费导刊;2008年03期

5 李高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8年04期

6 曹士云;;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沈望舒;;关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考[J];北京观察;2009年01期

8 付婧;刘召飞;;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初探[J];商业时代;2009年10期

9 詹成大;;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9年09期

10 雷宏振;谢卫军;;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赵学琳;陆静;;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战略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海防;王馨婷;;关于山东省文化产业实施集群合作竞争市场战略的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朱海霞;马衍进;;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评价的理论思考[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朱海霞;杨博;权东计;王峰;;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效果评价及对策建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吉林记者 常雅维 丁丽娜;吉林:尽快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记者 别鸣;“珍珠液·三国源”文化产业集群呼之欲出[N];湖北日报;2013年

3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王帅力;以政府为主导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N];人民日报;2013年

4 曹汉衍 卢新民 记者 黄良龙;余干崛起品牌型文化产业集群[N];上饶日报;2013年

5 《山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路径》课题组 执笔人 张建武 侯晓斌 吴晓峰 郭婕;关于山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N];山西日报;2013年

6 记者 赵波;积极传播中华文明 倾力打造秦文化产业集群[N];陕西日报;2013年

7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吕晓宁;论文化产业集群[N];陕西日报;2003年

8 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人 杨舟贤;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培育新型支柱产业[N];吉林日报;2010年

9 李松战;以园区为载体塑造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N];洛阳日报;2010年

10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祁永梅;着力构建大连文化产业集群[N];大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张惠丽;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浩;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周国梁;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志明;我国文化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2 罗佳;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博;发展重庆市文化产业集群探索[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4 钟关虎;文化产业集群公共管理平台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6 黄娟;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生成和发展的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张相蓉;蚌埠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8 段虹霞;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9 陈煦;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10 易晶怡;文化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及政府作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2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22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