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供应链视角下白城市小杂粮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8:02
【摘要】: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主要包括甜荞、苦荞、燕麦、糜子、高梁、谷子、籽粒苋、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黑豆等。小杂粮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耐寒、耐贫瘠、种植方式灵活多样等特性,在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杂粮多种植于远离污染源的地区,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制品,被我国及世界食品界公认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外对小杂粮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因此,发展小杂粮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总目标是以白城市绿豆供应链为例,分析白城市小杂粮供应链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以及成本收益情况,并分析影响小杂粮农户选择不同销售时机的因素,其中重点探讨了家庭流动性约束、农产品仓储设施条件与财富水平等因素对农户销售时机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对吉林省白城市424个小杂粮种植户、7个小杂粮加工与贸易企业、10个小杂粮经纪人的调查数据,通过使用计量经济方法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3点结论:(1)白城市小杂粮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价格波动大,小杂粮批发市场相对发达,但农户的销售渠道仍然比较单一;(2)农户选择不同时机销售小杂粮面临多方面约束,29.7%的农户在新绿豆刚收获的三个月内销售了绿豆,其余70.3%的农户选择在新豆收获的三个月后待价而沽;(3)农户的绿豆仓储设施条件对农户绿豆销售时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家庭借贷导致的流动性约束对农户绿豆销售时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财富水平对农户绿豆销售时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合本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缓解农民流动性约束;(2)提供小杂粮市场信息服务,鼓励农民建设仓储设施,指导农民科学储存小杂粮;(3)着力发展小杂粮加工业,延长供应链;(4)加强小杂粮市场建设,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图文】:

技术路线图,小杂粮,确定论,选择模型


技术路线图

流程图,环节,流程图,农产品


国外关于农产品“链”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习惯使用“农产品价值链”(value chain)或者“农产品供应链“(supply chain)等术语,但国内许多学者习惯使用“农产品产业链”等术语。供应链(Supply Chain)最早是欧美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发展来的,并于 90 年代后期为人们所重视。由于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只有不过 30 多年时间,因此供应链的定义尚有分歧,概念也不统一。Christopher(2005)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组织网络,所涉及的组织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对交付给最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价值。Jon Hellin(2006)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将农产品从概念转变为可供消费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其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生产资料供应商(如种子公司),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加工商,运输公司,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在国内,许多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具体涵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丁华(2004)提出的,他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一般由紧密联系的不同环节构成(见图 2-1),而每一环节由不同的组织载体构成:供应环节(载体为种子和饲料供应商)——生产环节(载体为农户或生产企业)——加工环节(载体为加工厂)——配送环节(载体为配送企业或配送中心)——销售环节(载体为批发商和零售商)。国外一般将这个供应链形象地比作为“种子——食品”,中国通常称之为“田头——餐桌”。生产资料供应 农产品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11期

2 王影;;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果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3 周曙东,戴迎春;供应链框架下生猪养殖户垂直协作形式选择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6期

4 屈小博;霍学喜;;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8期

5 陈永福;刘春成;;中国杂粮供求: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结构与模拟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263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3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