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20:45
【摘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技术产业具有投入高、发展速度快、科研人员占比高、对其他产业渗透性强等特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必由之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获取的巨额利润都依赖于高技术产业。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事实证明,仅仅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复苏是远远不够的。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势在必行。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高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但是相对于我国其他区域而言,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也是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再振兴的主要因素。本文以产业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模型、面板回归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上,都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小、增速慢、内部发展不均衡、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但东北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高技术产业人才发展潜力较大,这些都为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来看,一是,高技术产业绝对规模不断扩大,将直接导致经济总量增加;二是,高技术产业相对规模不断上升,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经济增长;三是,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凭借其研发优势,不断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四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和产品更新升级速度快、周期短,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东北地区各省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第三,本文把高技术产业细分为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五大行业,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最大,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次之。航天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具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除航天航空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外,其他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明显高于东北地区,这也说明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均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较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四,本文以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指数等作为门限变量,采用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限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双重门限。当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到一定水平时,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了边际递减的规律。当高技术产业创新在初期增加投入时,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用是边际递增的,当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的对数超过13.1726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会随研发支出的增长而降低。从细分行业来看,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门限效应,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存在门限效应。第五,本文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一是1997-2015年,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空间集聚效应并不显著;二是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同时,高技术产业吸纳效应的存在使某些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三是区域劳动力和区域资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劳动力、资本与空间权重矩阵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当地劳动力和资本量增加,会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衡量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发明专利给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需要较长时间,具有滞后性。综上所述,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在国家启动东北经济再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应该把握政策契机,提升经济开放度,增强区域金融市场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深化市场化改革,释放高技术企业的活力,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东北地区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提供优惠扶持政策。只有这样,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才能得以快速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成为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再振兴的新动力。
【图文】:

技术路线图,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工业基地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工业基础较好,但经济增长却长期乏力,发展速度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现有国内外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涉及到产业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等,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概述,以便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要研究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要对近年来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如东部地区的差距,以找出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第三,为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论述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验证了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按照国家的分类标准,本文把高技术产业细分为五大行业,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不同细分行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的不同影响,对比分析了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第五,本文通过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门限特征;第六,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制约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东北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如图1-1所示。1.2.2 研究方法

主营业务收入,高技术产业


首先,从产出层面来看,截止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39969亿元,利润总额为8986亿元。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分析问题的简便性,本文选择主营业务收入这一指标来具体进行分析,由图3-1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了这19年来的最大值,即139969亿元,但是其增长速度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015年其增长速度相对较小,为9.89%。我国高技术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加,占制造业的比重一直较大。如图3-2所示,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的比重,虽然在2003年至2011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近些年来逐步有了回升的趋势,到2014年,这一数值为13.02%。结合图3-1和3-2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对数额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当将制造业考虑进来时,这一相对数额则出现了先下降后短暂回升的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6.44;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内蒙古计委赴广东调研组;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北方经济;1999年08期

2 石光;;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02期

3 毛慧红,颜建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对上海、北京两地案例的比较[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6期

4 刘彦;高志前;;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五个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5 王海龙;刘佳;;我国省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2期

6 王元;;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科学新闻;2002年03期

7 刘荣利;;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8期

8 张钟文;叶银丹;许宪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作用研究[J];统计研究;2017年07期

9 赵玉林;张钟方;;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8年03期

10 周华富;;高科技产业 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十一五”发展思路[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海菁;;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高科技的未来——正面与负面影响[C];2007年

2 张占仓;;“十二五”规划中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吕学山;;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究[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志民;;政府在推动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孔德涌;;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应对策略[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秦海菁;;构建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周轶昆;;深圳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6年第1期 总第9期)[C];2017年

8 周伟;;世界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其对北京市的启示[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9 史新红;;以高技术产业引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宝鸡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云;刘定平;冯晓燕;王湛春;;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红星;高技术产业发展释放四大信号[N];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

2 记者 赵伟;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促进新型产业形成和集聚[N];长春日报;2007年

3 朱剑红;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布[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夏晓、实习生 梁思思;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N];江西日报;2006年

5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张于U,

本文编号:2703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03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