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0:59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形势更为复杂,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进步是一个国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以及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自然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能力更好、产业关联性更强,并且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具有突出带动作用。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其知识产权,还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飞跃增长。因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能力、关联效应、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主导性高技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并利用2006-2015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数据对主导性高技术产业进行选择,根据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选择出现阶段我国的八类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其次,通过分析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成果转化能力有待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不足以及技术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再次,建立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八类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评价,较为准确和全面地评判各类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水平;最后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提升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对策,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6.44
【图文】:
图 3.1 各高技术产业的综合测算值结合表 3.10 和图 3.1 可以得出,在所有的高技术产业细分的产业类别中,通信设制造业的得分最高,为 59.4508,其次是电子器件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得分分是 39.6673 和 39.2021,而得分最低的是办公设备制造。3.4.6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选择本文在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选择时借鉴其他学者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采用的层次析法赋权重,并且选取各个产业的综合评价值大于评价值平均值的方法来选取地区的导产业,因此本文通过计算高技术产业的 18 类细分产业得出其综合得分的平均值30.6952,由表 3.11 可知综合得分的计算结果大于平均值的高技术产业有通信设备制业(I6)、电子器件制造(I10)、生物药品制造(I3)、计算机零部件制造(I14)、达及配套设备制造(I8)、广播电视及设备制造(I7)、计算机整机制造(I15)、航器制造(I5)。根据 18 个细分行业的八个指标并建立 AHP 模型运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并且结合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求,这些综合评
图 4.1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R&D 人员投入总数变动(单位:人年) 4.1 可以得出,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 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在 200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从 2006 年的 93480 人每年到 2015 年的 281454 人长了 2.01 倍,但是在 2014-2015 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幅度的下降。数表 4.2 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数(人)I6I10I3I14I8I7I1574573 37714 4087 4598 5754 3910 20307 100415 42255 5427 4832 8124 6379 22269 121733 49158 6051 3966 5965 5470 39186 97763 35238 9986 7365 4712 4398 20330 113258 36457 5725 6646 4494 3404 11273 129537 41026 10556 12342 4508 8422 14214
第 4 章 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由表 4.2 可以计算得出,八类主导性高技术产业中研发人员投入增长率最高的产业物药品制造业,从 2006 年的 4087 人增加到 2015 年的 18073 人,增长幅度达到.2%,而航天器制造业研发人员投入增长率为负,是-62.55%,说明其在 10 年的发展中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有大量减少的趋势。但是在 2012-2013 年间研发人员除生物制造业外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
本文编号:2768746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6.44
【图文】:
图 3.1 各高技术产业的综合测算值结合表 3.10 和图 3.1 可以得出,在所有的高技术产业细分的产业类别中,通信设制造业的得分最高,为 59.4508,其次是电子器件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得分分是 39.6673 和 39.2021,而得分最低的是办公设备制造。3.4.6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选择本文在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选择时借鉴其他学者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采用的层次析法赋权重,并且选取各个产业的综合评价值大于评价值平均值的方法来选取地区的导产业,因此本文通过计算高技术产业的 18 类细分产业得出其综合得分的平均值30.6952,由表 3.11 可知综合得分的计算结果大于平均值的高技术产业有通信设备制业(I6)、电子器件制造(I10)、生物药品制造(I3)、计算机零部件制造(I14)、达及配套设备制造(I8)、广播电视及设备制造(I7)、计算机整机制造(I15)、航器制造(I5)。根据 18 个细分行业的八个指标并建立 AHP 模型运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并且结合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求,这些综合评
图 4.1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R&D 人员投入总数变动(单位:人年) 4.1 可以得出,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 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在 200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从 2006 年的 93480 人每年到 2015 年的 281454 人长了 2.01 倍,但是在 2014-2015 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幅度的下降。数表 4.2 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数(人)I6I10I3I14I8I7I1574573 37714 4087 4598 5754 3910 20307 100415 42255 5427 4832 8124 6379 22269 121733 49158 6051 3966 5965 5470 39186 97763 35238 9986 7365 4712 4398 20330 113258 36457 5725 6646 4494 3404 11273 129537 41026 10556 12342 4508 8422 14214
第 4 章 我国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由表 4.2 可以计算得出,八类主导性高技术产业中研发人员投入增长率最高的产业物药品制造业,从 2006 年的 4087 人增加到 2015 年的 18073 人,增长幅度达到.2%,而航天器制造业研发人员投入增长率为负,是-62.55%,说明其在 10 年的发展中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有大量减少的趋势。但是在 2012-2013 年间研发人员除生物制造业外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峗;李善同;;中国主导产业的变化与技术升级——基于列昂惕夫天际图分析的拓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2 贺俊;刘亮亮;;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邱兆林;;政府干预、企业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4期
4 余泳;陈龙;王筱;;R&D投入、非R&D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6期
5 王敏;辜胜阻;;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3期
6 牛冲槐;曹海曼;;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2期
7 沈悦;张贤跃;;我国经济的随机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基于新凯恩斯DSGE框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8 杨莲;;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研究[J];软科学;2014年12期
9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10 冯志军;陈伟;;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768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6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