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11:3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涉及了产业融合的涵义、类型、过程、动因、效应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等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些新兴产业是互联网经济下产业融合的产物并对此展开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事实分析考察了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融合以及互联网经济的新条件,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融合作对比,得出其在涵义、类型、过程、动因、效应方面的新特征和规律。对于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效应,本文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上阐述了成本节约效应、企业组织优化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之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以互联网经济下产业融合的典型产物——网上银行为例来验证互联网融合程度与绩效的关系,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对搜集整理的数据进行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网上银行大规模、多元性的发展对银行绩效的改进产生了促进作用。 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政府应适当介入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为其提供一个宽松和公平的环境;企业应合理利用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机会,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的产业融合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融合相比所体现的观点创新、以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典型产物——网上银行为例对互联网融合程度与绩效关系进行检验的应用创新。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062.9;F49
本文编号:2819803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062.9;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祖强;陈新伟;;电子商务与商业模式创新[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2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宋增基;夏铭;陈开;;中国上市银行薪酬激励与银行绩效[J];金融论坛;2011年06期
4 闫影;阎兆君;;网络信息技术下的产业融合——以新媒体为例[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5 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1期
6 乌家培;关于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的若干问题[J];当代财经;2001年07期
7 成思危;解读新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9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10 周振华;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吴君杨;网络经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王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5 郑明高;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9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1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