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8 15:40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民增收乏力等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现代农业内涵,结合全球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和趋势,得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探索现代农业中如何将农业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首先分析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建立了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通过梳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明确其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实质是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在技术渗透和制度构建两个层面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农业的渗透融合,出现了生态农业、生物质农业等新业态;另一方面是现代农业向文化、休闲等领域衍生,出现了休闲农业等业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纵向一体化融合。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本文提出了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有效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观点,并以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 其次,在分析江西农业产业以及与农业相关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对江西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关于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在中部地区,江西的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最好,但市场竞争力不如河南,江西粮食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如河南;关于畜牧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在中部地区,江西畜牧产业规模不大、产业效益居中。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由此得出种植业与饲料加工、谷物磨制等产业的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但是饲料加工、谷物磨制等产业的增加值率低,畜牧农产品的综合转化率低;肥料制造业主要生产化学肥料,生物有机肥产量低,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低。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整体融合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融合度呈现下降趋势,因为谷物磨制、肥料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等产业规模小,发展迟缓,对农业的中间需求率停滞不前,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从逐年下降的畜禽粪便利用率可以判断种植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明显,迅速发展的畜牧业、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对生态环境构成较大的威胁。 然后,基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和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现状,构建了由粮食生产系统、生猪养殖生产系统、种养结合效应分析、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型组成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以及丰城市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如果积极扶持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合作社,推广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态农业模式,那么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合作社将成为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将成为增加生猪出栏量的源泉,畜牧业发展较快,猪粪尿利用量增加,种植业、畜牧业融合发展,可以缓解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饲料加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将增加对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中间需求,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将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合作社的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结合江西实际情况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促进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四条政策建议,即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式,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积极发展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工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3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2.1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2.2 产业结构理论
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4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3.1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3.2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3.2.2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3.3.1 现代农业的内涵
3.3.2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3.3.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4.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
4.2 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
4.2.1 生态农业
4.2.2 能源农业
4.2.3 休闲农业
4.3 农业与相关产业的纵向融合
4.3.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综述
4.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4.4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4.1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
4.4.2 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体——家庭农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西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5.1 江西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5.1.1 江西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析
5.1.2 江西农业中间消耗分析
5.1.3 江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5.2 江西农业内部结构分析
5.2.1 种植业
5.2.2 畜牧业
5.3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5.4 江西农业竞争力评价
5.4.1 中部省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5.4.2 江西各地市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现状分析
6.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分析
6.3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测评
6.3.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
6.3.2 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6.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测评
6.4 江西种植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分析
6.5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仿真
7.1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7.2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
7.3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仿真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丰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案例分析
8.1 丰城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
8.2 丰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仿真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促进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9.1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9.2 转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式,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9.3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
9.4 积极发展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建设工程,拓展农业功能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832420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3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2.1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2.2 产业结构理论
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4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3.1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3.2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3.2.2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3.3.1 现代农业的内涵
3.3.2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3.3.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4.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
4.2 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
4.2.1 生态农业
4.2.2 能源农业
4.2.3 休闲农业
4.3 农业与相关产业的纵向融合
4.3.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综述
4.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4.4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4.1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
4.4.2 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体——家庭农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西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5.1 江西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5.1.1 江西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析
5.1.2 江西农业中间消耗分析
5.1.3 江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5.2 江西农业内部结构分析
5.2.1 种植业
5.2.2 畜牧业
5.3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5.4 江西农业竞争力评价
5.4.1 中部省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5.4.2 江西各地市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现状分析
6.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分析
6.3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测评
6.3.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
6.3.2 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6.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测评
6.4 江西种植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分析
6.5 江西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仿真
7.1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7.2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
7.3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仿真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丰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案例分析
8.1 丰城农业产业结构SD模型
8.2 丰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仿真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促进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9.1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9.2 转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式,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9.3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
9.4 积极发展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建设工程,拓展农业功能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安;谌贻庆;宁佐俊;;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条件期望工资理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2 邓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J];财经科学;1999年02期
3 杨宜勇;;“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当代财经;2011年09期
4 李美云;;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郭铁民;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J];东南学术;2005年01期
6 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年03期
7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8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9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10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珍珍;环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2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3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