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17 02:55
   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创新系统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的高低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本文的目的旨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效率进行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投入产出水平进行概括性描述,之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进行分析,结合本文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构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分别选取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为输入变量,选取科技产业和效益产出为输出变量,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进行分行业和分地区的静态的和动态的效率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分行业静态来看,各个行业创新系统创新效率差别较大。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DEA相对有效;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分行业动态来看,各个行业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进步速度不一,医药制造业创新系统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创新系统效率较低。分地区静态来看,各个地区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差别较大,北京、天津和安徽三地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为DEA相对有效,其它地区为非DEA有效。分地区动态来看,大部分地区在过去十几年中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只有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是小于1的,即创新效率出现了倒退。 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发展的不均衡,提醒我们务必重视现在存在的问题,对于没有处于效率前沿面的行业,我们要根据其规模报酬的特点,调整投入和结构。对于高科技创新系统效率整体偏低的地区,我们要适当加大投入,给与适当的政策优惠。本文最后从技术、人才、资金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3.1;F276.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创新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1.2.2 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高技术产业概念的界定
    2.2 创新理论及创新系统理论
    2.3 与效率相关的概念
        2.3.1 效率与相对效率
        2.3.2 效率静态评价指标
        2.3.3 效率动态评价指标
第3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高技术产业现有创新系统发展状况
        3.2.1 我国高技术产业现有创新系统介绍
        3.2.2 我国高技术产业现有创新资源投入状况
        3.2.3 我国高技术产业现有创新产出状况
第4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4.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创新系统的投入产出内容
        4.1.2 创新系统效率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4.1.3 创新系统效率评价体系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4.2 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
        4.2.1 静态效率评价方法—DEA 模型
        4.2.2 动态效率评价方法—malmquist 指数
第5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实证分析
    5.1 创新系统效率决策单元及数据的选取说明
    5.2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行业评价
        5.2.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行业的静态评价
        5.2.2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行业的动态评价
    5.3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的分地区评价
        5.3.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地区的静态评价
        5.3.2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地区的动态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行业的研究结论
        6.1.2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效率分地区的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峰;邱丹;;因子分析法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中应用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3 吴显英;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郑坚;丁云龙;;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丁娟;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06期

6 欧雅捷;林迎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基础探讨[J];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7 修国义;刘倩;;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年02期

8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宜昌市科学技术局、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课题组;李光;;宜昌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研究(2006~2010)[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4期

9 罗发友,刘友金,孙婷;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2年02期

10 张自然;;考虑人力资本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分解[J];经济前沿;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4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44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