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黑龙江森工林区接替产业发展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06 11:03
   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所辖4个林业管理局2012—2017年养殖业、绿色食品等5个接替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接替产业的均衡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林业管理局的5个接替产业均呈波动发展状态;伊春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养殖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和工业,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绿色食品,合江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服务业,松花江林业管理局没有显著的优势接替产业;接替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偏低导致其均衡水平不高,总体上由初步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因此,各林业管理局应继续发展具有优势的接替产业,同时扶持相对薄弱的接替产业,并开发与引进新的接替产业。
【文章目录】: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指标选取
    1.4 研究方法
        1.4.1 产业多样性指数
        1.4.2 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
        1.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2 评价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业在伊春林业管理局具有明显发展优势
    2.2 绿色食品在伊春、牡丹江林业管理局发展增长趋势明显
    2.3 北药开发在伊春林业管理局发展具有明显增长趋势
    2.4 工业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得到均衡发展
    2.5 服务业在合江林业管理局发展呈明显增长趋势
    2.6 接替产业综合发展指数偏低导致耦合协调度不高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京华;包庆丰;;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调研报告[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王震;刘伟平;翁凝;;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5年01期

3 谢振光;;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接续替代产业[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年06期

4 李明娟;;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2012年04期

5 许俊杰;王志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2期

6 郑德胜;张於倩;张忆川;;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冉;中国林业产业体系评价与增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田刚;;基于实证分析的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5年03期

2 朱颖;李英;吕洁华;;基于DPSIR模型的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发展评价[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年03期

3 李益敏;张丽香;王金花;;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02期

4 任丽霞;孙焕章;王梅;;生态功能区视角下县域城镇化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4年04期

5 付存军;耿玉德;;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6 陈玉芳;;林区可循环生态功能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08期

7 王曙光;杜宏颖;;促进黑龙江省生态主导型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14年04期

8 杨新华;张敏新;;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生态经济;2014年03期

9 李明娟;;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2012年04期

10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尚坤;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张琦;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南孝旭;中韩两国林业经营管理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申玉铭;柳坤;;中国城市群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2 胡运宏;贺俊杰;;1949年以来我国林业政策演变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李微;万志芳;郑丽娟;;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4 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02期

5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生态化模式构建——以伊春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6 郭培坤;王勤耕;;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7 黄蓓;王瑜;;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8 吴殿廷;吴铮争;;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9 杨红强;聂影;;中国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5期

10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许玉粉;延边林业产业发展评价及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陈向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满;基于布局优化的中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爱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张倩男;科技创新诱发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演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施蔚;江苏木材加工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刘家顺;中国林业产业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纪绍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9 杨礼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立;曹莹;;黑龙江森工林区接替产业发展评价[J];林业经济问题;2019年03期

2 刘向越;曹玉昆;朱震锋;;停伐背景下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林业经济;2017年12期

3 张锁柱;;黑龙江森工林区转型发展对策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7年04期

4 孙涛;马剑锋;孙宝良;陈忠良;;加强各类人才培养 促进森工林区转型发展[J];林区教学;2017年01期

5 孟令义;孟祥彬;;国有森工林区转型发展的创新引领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6年02期

6 魏殿生;;开辟森工林区振兴发展新境界[J];奋斗;2016年07期

7 张子彬;;国有森工林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紧迫性及若干措施[J];新经济;2014年Z2期

8 张子彬;;国有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年03期

9 王笃辉;;谈森工林区黄波罗播种苗的培育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年05期

10 于林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改革森工林区产业结构[J];绿色财会;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阿滨;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李婷婷;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陈震;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江礼家;大兴沟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王洋阳;吉林森工林区杨树工业人工林动态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王毅昌;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雪;龙江森工林区职工转岗就业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左焕玉;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张瑾瑾;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产业的经济支撑作用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杨天琪;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经济效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裴久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周立新;黑龙江森工林区珍贵大径材商品林基地建设项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白雪;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及升级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8 李珊;吉林省国有森工林区森林碳汇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陈昱杉;吉林省森工林区森林抚育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7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