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5 17:59
   针对目前产业法经济学分析研究不足及产业政策与法律制定和实施实践的需求,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以中国产业法的实践为背景,以中国产业规制和促进法规范分析为视角,运用范畴分析、历史分析、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产业和产业法的基本范畴、合理性与正当性基础,并在对产业法予以产业规制法和产业促进法基本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规范进行经济学分析,推导出相应的原理或规律,以便为中国产业法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全文包括六章内容。除导论和结论外,各章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分析、产业法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学分析方法、产业规制法的经济学分析和产业促进法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首先从厘清产业与产业法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产业法调整对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产业法的经济政策法属性、产业法的资源法属性的分析,力图证明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并得出产业法是法学和产业经济学共同研究对象的结论。其次,主要根据既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产业政策和法律制度安排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理念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依托的特殊的经济基础及形成政府失灵的一些特别的原因。最后,在本文的重点创新部分,分两章内容分别对产业规制法和产业促进法及其规则形态、基本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基础上,结合实例分别对定义与范畴规范、职权与职责规范、禁业与限业规范、宣示性规范、提倡性规范和激励性规范进行了基本的经济分析,提出了产业法对这些规范进行设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经济原理或规律。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作为中国典型的经济法,产业法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划分及运行的经济原理以及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中国产业法制度安排的经济基础,而运用法律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念和方法对产业法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于完善产业法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本文针对目前产业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在产业和产业法的范畴与地位定位上的模糊、不准确或缺位问题,提出质疑,补充完善,并通过论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关于产业、行业、企业及消费者范畴及其关系问题;关于产业组织关系的界定问题;关于产业法所依托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问题;关于社会能否作为产业规制主体的问题;以及产业规制法和促进法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922.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范围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对产业法研究的简要综述
        1.2.2 对法律经济分析研究的简要综述
        1.2.3 研究本选题之必要
    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1.4 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
第2章 产业法的经济属性分析
    2.1 对产业及产业法的基本认识
        2.1.1 关于产业
        2.1.2 关于产业法
        2.1.3 产业与产业法的结合及其经济属性
    2.2 产业法的调整对象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2.1 产业经济组织关系
        2.2.2 产业经济管理关系
            2.2.2.1 产业规制关系
            2.2.2.2 产业调控关系
        2.2.3 产业竞争与协作关系
    2.3 产业法的经济政策法属性
        2.3.1 传统理念下对产业法和产业政策的定位
        2.3.2 法律的政策化
        2.3.3 政策的法律化
    2.4 产业法的资源属性
        2.4.1 产业法的资源属性来自于社会的科学分工
        2.4.2 产业法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2.4.3 产业法资源供给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2.5 产业法是法学和产业经济学共同研究的对象
        2.5.1 范畴共用问题
        2.5.2 遵循规律的一致性问题
        2.5.3 研究目标的一致性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法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学方法
    3.1 市场经济的理论假设及其实践
        3.1.1 以市场和市场机制配置经济资源
        3.1.2 理性经济人假设
        3.1.3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介入
        3.1.4 “政府失灵”问题
        3.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定位
        3.1.6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
    3.2 生产要素的分析
        3.2.1 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要素分析
        3.2.2 资本要素分析
        3.2.3 技术要素分析
        3.2.4 信息要素分析
    3.3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3.3.1 总体上的市场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3.3.2 法律成本与收益分析
        3.3.3 法律的均衡分析
        3.3.4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3.4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
        3.4.1 以社会整体主义取代市场自由主义
        3.4.2 自组织理论方法
        3.4.3 博弈论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规制法的经济学分析
    4.1 产业规制法的定位
        4.1.1 产业规制法确定的产业规制主体是政府
        4.1.2 产业规制法是法律对市场主体行为规制的再规制
    4.2 产业规制法中的规则形态
        4.2.1 定义与范畴规范
        4.2.2 职权与职责性规范
        4.2.3 禁止性规范
        4.2.4 限制性规范
    4.3 产业规制法规范法例与事例的实证分析
        4.3.1 定义与范畴规范分析:以教育产业为例
        4.3.2 职权职责规范分析——以反垄断法管理机构与职责配置为例
        4.3.3 产业规制禁止与限制性规范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促进法的经济学分析
    5.1 产业促进法的定位
        5.1.1 对产业促进法是产业规制法补充观点的质疑
        5.1.2 产业促进法的目的和产业选择
        5.1.3 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
    5.2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经济分析
        5.2.1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
        5.2.2 产业促进法规范的非均衡性
        5.2.3 产业促进法主体规范的经济分析
    5.3 中国产业促进法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5.3.1 产业促进法的需求分析
        5.3.2 产业促进法的供给分析
        5.3.3 产业促进法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三点结论
    6.2 三点主要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明;;论企业投资的法律风险与控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何宗泽;;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立法的弹性设计初探——以产业政策法和税法为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守文;;论促进型经济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新平;;产业演进中的法律问题[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5 王海浪;;从产业政策视角分析产业政策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波;;论我国产业政策的法治化及实施制度重构[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7 王健;产业政策法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冯辉;;“油价问题”的法律规制——以产业法与竞争法的功能组合为核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王立君;;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的战略思考——以日韩产业政策法制化发展经验为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邓自力;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反垄断法的经济分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本文编号:288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