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空间格局分析——基于两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
【部分图文】:
图1东北三省2004年和2008年总体就业核密度分布Fig.1DistributionofemploymentkerneldensityinNortheastChinain2004and2008分省看,黑龙江呈现出明显的单中心结构,即以哈尔滨为一级中心,大庆为二级就业中心,同时一些潜在的次级中心也在持续发展。吉林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以长春为一级就业中心的单中心结构。辽宁则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多中心结构,大连和沈阳为一级就业中心,鞍山、辽阳为二级就业中心。整体看,整个东北地区就业分布空间差异较大,就业主要集中在几大省会城市以及传统的工业城市,围绕哈尔滨-大连这个“经济走廊”分布。中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发展较滞后,始终没有形成较强的就业热点区域。进一步将个体企业从业人数按空间地理位置加总到区县一级,得到2004年和2008年各个区县的总就业人数,进而得到这两年各个区县就业人数的差值数据。在地图中按照ArcGIS软件自然断裂点划分为6个区间间隔(图2)。根据图2,从增长的绝对量来看,增长量的低值区由北部向东南方向延伸。增长量最多的区域依然集中在几个一级就业中心城市:大连的金州区、沈阳的于洪区、长春的宽城区、哈尔滨的南岗区和道外区等。在哈大经济走廊的辐射范围内,多数地区就业增长绝对量处于高值区。在哈大经济走廊辐射范围以外,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县就业增长量十分显著。嫩江县2004—2008年由最低等级就业中心上升为高等级就业中心。从增长率看,就业热点区域就业增长率处于低值区,就业冷门区反而增长率十分突出,呈“U”型结构,佳木斯市和双鸭山市表现最为突出。可能的原因是传统的哈大经济走廊辐射区工业基础雄厚,虽然绝对增长量较大,但因为基数大,增长率反而不如传统的就业冷门区域。而就业冷门区,尽管增长量的绝对值不如传统的就业热点区域,但是由
中心的单中心结构。辽宁则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多中心结构,大连和沈阳为一级就业中心,鞍山、辽阳为二级就业中心。整体看,整个东北地区就业分布空间差异较大,就业主要集中在几大省会城市以及传统的工业城市,围绕哈尔滨-大连这个“经济走廊”分布。中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发展较滞后,始终没有形成较强的就业热点区域。进一步将个体企业从业人数按空间地理位置加总到区县一级,得到2004年和2008年各个区县的总就业人数,进而得到这两年各个区县就业人数的差值数据。在地图中按照ArcGIS软件自然断裂点划分为6个区间间隔(图2)。根据图2,从增长的绝对量来看,增长量的低值区由北部向东南方向延伸。增长量最多的区域依然集中在几个一级就业中心城市:大连的金州区、沈阳的于洪区、长春的宽城区、哈尔滨的南岗区和道外区等。在哈大经济走廊的辐射范围内,多数地区就业增长绝对量处于高值区。在哈大经济走廊辐射范围以外,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县就业增长量十分显著。嫩江县2004—2008年由最低等级就业中心上升为高等级就业中心。从增长率看,就业热点区域就业增长率处于低值区,就业冷门区反而增长率十分突出,呈“U”型结构,佳木斯市和双鸭山市表现最为突出。可能的原因是传统的哈大经济走廊辐射区工业基础雄厚,虽然绝对增长量较大,但因为基数大,增长率反而不如传统的就业冷门区域。而就业冷门区,尽管增长量的绝对值不如传统的就业热点区域,但是由于基数小,增长率反而较大。2.2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集散趋势分析2.2.1空间相关性分析。利用汇总到区县的2004年和2008年就业数据,分别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Moran’sI由2004年的0.269增长为2008年的0.368,表明东北地区就业分布呈现进一步集聚的趋势。通过蒙特?
属于“低-低”集聚类型,25.6%的区县属于“高-高”集聚类型。2008年属于低-低聚集类型的区县有51.7%,属于“高-高”聚集类型的区县为38.1%。另外,无论2004年还是2008年,“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类型地区均占比很小,为6%左右。2.2.2分布模式。利用2004年和2008年企业个体数据,分别以两个标准差为半径绘制标准差椭圆,得到图3和表1。由表1可知,无论2004年还是2008年,标准差椭圆长轴均位于东北—西南方向,说明整体上东北地区就业呈东北—西南分布,该方向上就业分布密集,就业人口众多。2008年就业中心朝西北方向小幅度偏移,空间展布性小幅增加。同时,2008年就业空间分布密集度指数大于2004年就业空间分布的密集度指数。空间密集度指数是所研究空间的就业人数与标准差椭圆面积之比。因此,2004—2008年间,东北地区就业的空间密集性有所增加。图3东北三省2004年和2008年就业标准差椭圆Fig.3EmploymentstandarddeviationellipseresultsinNortheastChinain2004and2008表1标准差椭圆统计Tab.1Standarddeviationellipsestatisticalresult标准差椭圆统计指标2004年2008年就业重心(x,y)(124.1,42.23)(124.3,42.49)标准差椭圆面积18833402068320标准差长轴1243387.551295369.07标准差短轴482208.12508317.52方位角34.22°33.65°密集性指数8.89510.8922.3产业集群特征将2004年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每个个体企业匹配归类到51个可贸易产业集群当中,通过汇总得到东北三省范围内和全国范围内51个可贸易集群的总就业人数,进一步计算出各个集群在东北三省的区位熵数值,进行排序比较,列出区位熵>1且排名前15名的产业集群,得到表2。从表2看出,东北地区占据集聚优势地位的产业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沙勇;郭洁;;京津冀地区就业增长的空间集散趋势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年05期
2 赵璐;赵作权;;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8期
3 高斌;丁四保;;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卢时雨;鞠晓伟;;产业集群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7年03期
5 钱平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莉;李勇强;李清光;吴林海;;中国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时空聚集性研究——突发环境事件与食源性疾病的交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2期
2 王春杨;吴国誉;张超;;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1期
3 王美霞;李民;周国华;王永明;;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2015年11期
4 陈罗烨;薛领;雪燕;;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11期
5 周爱华;张宝秀;董恒年;付晓;;基于GIS的北京城区老字号小吃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6 吕吉;;黑龙江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与因果检验模型[J];中外企业家;2015年16期
7 周瀛;袁家冬;;1990~2008年吉林省产业集群部门结构与空间组织特征[J];地理科学;2015年05期
8 王金虹;;基于产业集群构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协同发展[J];现代商业;2012年10期
9 黄涛;谢慧梅;;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S2期
10 韩淑梅;金兆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的非均衡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体雁;张晓欢;赵作权;赵璐;;我国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1期
2 夏海斌;王铮;;中国大陆空间结构分异的进化[J];地理研究;2012年12期
3 沈体雁;张晓欢;赵作权;;东北地区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基于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4 赵媛;杨足膺;郝丽莎;牛海玲;;中国石油资源流动源—汇系统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5 王波;甄峰;;南京市区就业空间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6 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7 曾海宏;孟晓晨;李贵才;;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8 李敏纳;蔡舒;;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10 赵作权;宋敦江;;中国国土全局空间统计[J];科技导报;2009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郢;古恒宇;孟鑫;沈体雁;;中国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空间格局分析——基于两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年03期
2 吴兰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3 赵广信;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4年11期
4 赵蕙萱;;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与拉力——以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9期
5 朱英明;张逸;杨晓颖;;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洛阳市为例[J];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9年00期
6 段凤明;;浙江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对衢州经济发展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1年23期
7 王庆娟;;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分析[J];中国商贸;2013年20期
8 王子良;金喜在;;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红;王健;李建刚;;西宁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10 冉庆国;李子丰;;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荣;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一;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马嵩;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周建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及其路径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6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敏;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9 于凡修;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孙弘;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伟;“呼包鄂”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程婷;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杨承道;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玉红;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周桂英;东北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茗朝;东北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乔久成;对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问题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8 唐庆祥;东北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徐乾;东北地区对韩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伊万诺瓦·叶莲娜;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经贸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93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9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