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界面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22:43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大型企业集团以其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企业形式。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致使大型企业集团所构建的产业链条日趋复杂,涉及管理主体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产业链涉及的界面关系进行协调管理的技术性、科学性、创新性及界面管理方法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存在管理观念淡薄,组织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导致界面管理问题的产生。因此,保证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的协调质量,对界面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多板块管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关系复杂的特点,有效处理好各成员企业之间形成的界面关系,推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创新,研究建立一套能够适合各行业规律,充分发挥各链条成员效力的协调联动体制,是进一步实现集团管控水平的提升与界面协同管理共赢格局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协调联动机制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借鉴机械动力学中的齿轮啮合原理探讨了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界面协调联动的作用机理。针对影响协调联动的6个关键因素:相互依赖与信任、不确定性、企业文化、信...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协调联动
        2.1.1 协调机制
        2.1.2 联动及协调联动机制
    2.2 界面
        2.2.1 界面内涵
        2.2.2 界面管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啮合原理的协调联动作用机理研究
    3.1 企业间啮合联动作用机理分析
        3.1.1 啮合原理
        3.1.2 企业间啮合联动作用机理
    3.2 企业间啮合联动过程
        3.2.1 企业间啮合联动接触期
        3.2.2 企业间啮合联动磨合期
        3.2.3 企业间啮合联动兼容期
        3.2.4 企业间啮合联动匹配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4.1 结构方程模型(SEM)
        4.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4.1.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4.2 研究假设及理论假设模型的提出
        4.2.1 理论假设的提出
        4.2.2 论假设模型的构建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3.1 量表设计
        4.3.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 协调联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4.1 协调联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4.2 协调联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4.4.3 协调联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4.4.4 假设验证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研究
    5.1 某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协调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5.1.1 某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协调管理现状
        5.1.2 某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
    5.2 某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界面协调联动机制构建
        5.2.1 利益协调联动机制
        5.2.2 文化协调联动机制
        5.2.3 信息协调联动机制
        5.2.4 关系协调联动机制
    5.3 某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界面协调联动机制实施保障
        5.3.1 更新发展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5.3.2 制定发展战略,统一发展目标
        5.3.3 促进资源整合,强化人才配置
        5.3.4 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组织支撑
        5.3.5 利用法律政策,实现环境保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产业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评价研究——以环渤海为例[J]. 刘钊,李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 刘静卜,李朝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8)
[3]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三种视角的分析[J]. 刘红芹,沙勇忠,刘强.  情报杂志. 2011(04)
[4]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初探[J]. 燕苍娜,刘其先.  中外企业家. 2011(04)
[5]企业间信任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J]. 曹玉玲,李随成.  科研管理. 2011(01)
[6]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合法性与交易费用的研究视角[J]. 邹国庆,高向飞,高春婷.  软科学. 2010(02)
[7]基于齿轮机理的医保、医疗与医药改革联动机制[J]. 万谊娜.  改革. 2009(09)
[8]基于进度优化的大型R&D项目动态联盟协调机制研究[J]. 柴国荣,洪兆富,亓文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06)
[9]组织间协调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以ASP外包关系为例[J]. 林建宗.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2)
[10]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研究[J]. 凌学武,廖敏.  理论界. 2007(09)

博士论文
[1]基于博弈模型的BOT项目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 吴孝灵.南京大学 2011
[2]“关系”文化对合伙创业伙伴选择考量要素的影响研究[D]. 杨洪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3]企业间合作机理与信任关系构建研究[D]. 赵学礼.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虚拟企业界面管理研究[D]. 张巍.东北林业大学 2011
[2]YL乳业研发联盟协调机制研究[D]. 刘丹.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0
[3]铁路货运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协调机制研究[D]. 丁红.华东交通大学 2009
[4]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D]. 刘红芹.兰州大学 2009
[5]组织间关系协调的合作利益模型实证研究[D]. 李铮.厦门大学 2008
[6]企业战略联盟协同利益实现机制研究[D]. 李伟.武汉科技大学 2007
[7]企业合作关系、供应链效应和企业绩效间关系实证研究[D]. 仇明全.重庆大学 2007
[8]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杨婷.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5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15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