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4:48
机器人技术作为现代热门的高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应用广泛,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诞生于1959年的美国工业机器人是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开端。本论文将美国工业机器人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分为三个阶段,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美国。本章通过梳理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1959-1975)的技术创新,发现从实验室研究阶段中的技术突破,到推向市场阶段中的技术优化,美国一直占据机器人技术的制高点,但针对技术的产业化,政府与企业没有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导致工业机器人在市场应用中处于劣势。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工业机器人进入产业扩张期的关键十年。此前,随着日本及西欧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崛起,以汽车行业为首的制造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为扭转这一劣势,保证制造强国的地位,联邦政府抓住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政府与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成果向产业界转移,扶持工业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并制定一些具体项目计划有效地促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进步。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意识到工业机器人技术在高端制造业、国家经济甚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奠定技术基础
1.1.2 确立理论基础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从历史角度梳理工业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
1.3.2 从技术角度描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程
1.3.3 从政策角度探索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兴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的技术创新(1959-1975)
2.1 实验研发阶段中的技术创新
2.1.1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2.1.2 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
2.1.3 第三代智能型机器人
2.1.4 工业机器人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2.2 推向市场阶段中的技术创新
2.2.1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
2.2.2 产业化阶段的技术优化
2.3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2.3.1 政府行为谨慎
2.3.2 企业态度消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扩张期的产业政策(1976-1990)
3.1 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的动因
3.1.1 美国工业机器人政策的缺失
3.1.2 日本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汽车工业
3.1.3 制造业国际形势的转变
3.2 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成果向产业界转移的科技政策
3.2.1 联邦实验室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3.2.2 大学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3.3 扶持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3.3.1 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3.3.2 培训技术工人
3.4 有效措施
3.4.1 政府增加投资
3.4.2 研究门类发展健全
3.4.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全面竞争时期的发展政策(1991-2000)
4.1 全面竞争时期世界国家发展策略
4.1.1 中国
4.1.2 日本
4.1.3 欧洲
4.2 美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政策
4.2.1 科学政策
4.2.2 技术政策
4.2.3 创新政策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的技术创新[J]. 李欣,仪德刚. 科技和产业. 2017(10)
[2]尤里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科技计划改革的启示[J]. 张换兆,滕洪胜.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3]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综述[J]. 孟明辉,周传德,陈礼彬,冯淼,苗纯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6(S1)
[4]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李倩文,晏敬东.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5)
[5]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回顾[J]. 张宇. 机器人产业. 2015(03)
[6]美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管窥[J]. 沈应龙. 机器人产业. 2015(02)
[7]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之路[J]. 戴荣荣. 机器人产业. 2015(01)
[8]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J]. 骆敏舟,方健,赵江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01)
[9]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反思[J]. 宁山聪.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7)
[10]先行者:iRobot的成就与经验[J]. 王迎春,沈应龙. 世界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科技型企业创生机理研究[D]. 王旭.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D]. 张昕妍.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美国劳资联合培训研究[D]. 刘卫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从技术创新看机器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D]. 江宇靖.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秦小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研究[D]. 丁太顺.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本文编号:2930009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奠定技术基础
1.1.2 确立理论基础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从历史角度梳理工业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
1.3.2 从技术角度描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程
1.3.3 从政策角度探索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兴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的技术创新(1959-1975)
2.1 实验研发阶段中的技术创新
2.1.1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2.1.2 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
2.1.3 第三代智能型机器人
2.1.4 工业机器人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2.2 推向市场阶段中的技术创新
2.2.1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
2.2.2 产业化阶段的技术优化
2.3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2.3.1 政府行为谨慎
2.3.2 企业态度消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扩张期的产业政策(1976-1990)
3.1 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的动因
3.1.1 美国工业机器人政策的缺失
3.1.2 日本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汽车工业
3.1.3 制造业国际形势的转变
3.2 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成果向产业界转移的科技政策
3.2.1 联邦实验室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3.2.2 大学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3.3 扶持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3.3.1 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3.3.2 培训技术工人
3.4 有效措施
3.4.1 政府增加投资
3.4.2 研究门类发展健全
3.4.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工业机器人全面竞争时期的发展政策(1991-2000)
4.1 全面竞争时期世界国家发展策略
4.1.1 中国
4.1.2 日本
4.1.3 欧洲
4.2 美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政策
4.2.1 科学政策
4.2.2 技术政策
4.2.3 创新政策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工业机器人初创期的技术创新[J]. 李欣,仪德刚. 科技和产业. 2017(10)
[2]尤里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科技计划改革的启示[J]. 张换兆,滕洪胜.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3]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综述[J]. 孟明辉,周传德,陈礼彬,冯淼,苗纯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6(S1)
[4]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李倩文,晏敬东.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5)
[5]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回顾[J]. 张宇. 机器人产业. 2015(03)
[6]美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管窥[J]. 沈应龙. 机器人产业. 2015(02)
[7]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之路[J]. 戴荣荣. 机器人产业. 2015(01)
[8]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J]. 骆敏舟,方健,赵江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01)
[9]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反思[J]. 宁山聪.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7)
[10]先行者:iRobot的成就与经验[J]. 王迎春,沈应龙. 世界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科技型企业创生机理研究[D]. 王旭.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D]. 张昕妍.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美国劳资联合培训研究[D]. 刘卫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从技术创新看机器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D]. 江宇靖.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秦小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研究[D]. 丁太顺.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本文编号:2930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3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