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内部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5 19:48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研究概念模型2.2数据说明
对其它变量当期和未来期的影响,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变量动态交互关系,并由此判断变量时滞关系。为检验各变量未来几期的持续相互作用效果,采用脉冲响应检验各变量未来6期的交互作用关系,得到95%置信区间内的脉冲响应函数。其中,横轴是冲击反应响应期数,以年为单位,纵轴表示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中间实线表示各期内冲击反应强度,上下两条线之间表示95%置信区间,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产生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图2-图5所示。图2反映了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是相互促进的。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随时间呈减弱趋势,但是其95%置信区间处于0附近,因此不能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而创新绩效对政府补助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作用强度在第一年达到最大,此后其作用效果随时间逐期减弱。这表明政府补助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但良好的创新绩效能够发挥信号作用,使企业在申请政府补助时更受青睐。图2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3企业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3反映了企业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是相互促进的。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随时间减弱;而创新绩效对企业创新资源的冲击效果在第一期迅速提升,然后逐渐减弱。这表明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高,而创新绩效提高又会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资源投入,两者相互促进。图4
图4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资源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5政府补助(左)与创新资源(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脉冲响应(4)方差分解。在分析脉冲响应图的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变量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方差分解是指将任意内生变量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为系统中各变量随机冲击的贡献度,计算每个变量冲击的贡献百分比,从而评估某变量冲击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解可以分析各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表6模型1方差分解结果变量时期SubRDPatentSub100.9280.0630.009RD100.0400.9490.011Patent100.0110.0470.943表6列出了模型1在第1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结果显示第1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稳定,因此分析具有研究意义。基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绩效产出均能对外释放信号,使得政府在收到企业具有创新潜力的信号后加大补助力度,其中,创新资源投入信号更受政府关注,对政府补助的影响更显著;②政府补助和创新绩效都能对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产生正向冲击,其中,政府补助产生的资金支持效果强于创新绩效产出的激励效果;③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高于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即关注创新资源投入更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高创新绩效。3.2.2政治资源、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1)滞后阶数判断。判断该模型的滞后阶数,结果如表7所示,AIC、BIC和HQIC三项准则都表明该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部资源获取、内部创新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例[J]. 张永安,张瑜筱丹. 华东经济管理. 2018(10)
[2]地理邻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刘凤朝,楠丁. 科学学研究. 2018(09)
[3]政府研发补助对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与高管人力资本的中介调节作用[J]. 武志勇,王则仁,王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6)
[4]政治关联、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J]. 杨筠,宁向东. 技术经济. 2018(05)
[5]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J]. 霍江林,刘素荣.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1)
[6]政府科技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门槛效应——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研究[J]. 余菲菲,钱超. 科研管理. 2017(10)
[7]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海外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J]. 李梅,余天骄. 中国软科学. 2016(11)
[8]海外研发投资与母公司创新绩效——基于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J]. 李梅,余天骄. 世界经济研究. 2016(08)
[9]要素市场扭曲、区域差异与R&D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与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J]. 戴魁早,刘友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9)
[10]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管理世界. 2015(01)
本文编号:2959200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研究概念模型2.2数据说明
对其它变量当期和未来期的影响,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变量动态交互关系,并由此判断变量时滞关系。为检验各变量未来几期的持续相互作用效果,采用脉冲响应检验各变量未来6期的交互作用关系,得到95%置信区间内的脉冲响应函数。其中,横轴是冲击反应响应期数,以年为单位,纵轴表示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中间实线表示各期内冲击反应强度,上下两条线之间表示95%置信区间,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产生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图2-图5所示。图2反映了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是相互促进的。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随时间呈减弱趋势,但是其95%置信区间处于0附近,因此不能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而创新绩效对政府补助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作用强度在第一年达到最大,此后其作用效果随时间逐期减弱。这表明政府补助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但良好的创新绩效能够发挥信号作用,使企业在申请政府补助时更受青睐。图2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3企业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3反映了企业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是相互促进的。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随时间减弱;而创新绩效对企业创新资源的冲击效果在第一期迅速提升,然后逐渐减弱。这表明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高,而创新绩效提高又会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资源投入,两者相互促进。图4
图4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资源交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图5政府补助(左)与创新资源(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脉冲响应(4)方差分解。在分析脉冲响应图的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变量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方差分解是指将任意内生变量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为系统中各变量随机冲击的贡献度,计算每个变量冲击的贡献百分比,从而评估某变量冲击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解可以分析各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表6模型1方差分解结果变量时期SubRDPatentSub100.9280.0630.009RD100.0400.9490.011Patent100.0110.0470.943表6列出了模型1在第1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结果显示第1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稳定,因此分析具有研究意义。基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绩效产出均能对外释放信号,使得政府在收到企业具有创新潜力的信号后加大补助力度,其中,创新资源投入信号更受政府关注,对政府补助的影响更显著;②政府补助和创新绩效都能对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产生正向冲击,其中,政府补助产生的资金支持效果强于创新绩效产出的激励效果;③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高于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即关注创新资源投入更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高创新绩效。3.2.2政治资源、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1)滞后阶数判断。判断该模型的滞后阶数,结果如表7所示,AIC、BIC和HQIC三项准则都表明该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部资源获取、内部创新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例[J]. 张永安,张瑜筱丹. 华东经济管理. 2018(10)
[2]地理邻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刘凤朝,楠丁. 科学学研究. 2018(09)
[3]政府研发补助对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与高管人力资本的中介调节作用[J]. 武志勇,王则仁,王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6)
[4]政治关联、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J]. 杨筠,宁向东. 技术经济. 2018(05)
[5]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J]. 霍江林,刘素荣.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1)
[6]政府科技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门槛效应——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研究[J]. 余菲菲,钱超. 科研管理. 2017(10)
[7]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海外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J]. 李梅,余天骄. 中国软科学. 2016(11)
[8]海外研发投资与母公司创新绩效——基于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J]. 李梅,余天骄. 世界经济研究. 2016(08)
[9]要素市场扭曲、区域差异与R&D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与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J]. 戴魁早,刘友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9)
[10]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管理世界. 2015(01)
本文编号:295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5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