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煤基燃料油品特性与煤制油产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7 21:27
  基于最新汽油、柴油和航煤质量标准,结合我国市场对成品油需求走向,本文探讨了煤直接液化油、煤间接液化油、加氢煤焦油、煤油共炼产品、甲醇制汽油(MTG汽油)和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等煤基油品的馏分结构与性质,分析了它们对煤制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指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低硫、低烯烃、低芳烃和高抗爆性能的交通运输燃料,需要降低柴汽比,增产航空煤油。煤基油品的硫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低、清洁性很好。除了MTG汽油外,煤基油品的柴汽比过高,需要与石油产品协同发展以满足我国未来的成品油市场需求。费托合成工艺能够直接生产优质柴油和航空喷气燃料油组分,是煤制油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煤直接液化工艺所产汽煤柴油馏分性质均不理想,需要持续改进提高;煤油共炼工艺在成品油质量方面弥补了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不足,可作为一条新的煤制油途径。煤焦油加氢可以生产出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Ⅵ标准的车用柴油调和组分,是一条高效利用煤炭加工过程副产品的煤制油技术路线。MTG汽油和DMMn是优质汽油和柴油组分,能改善炼油企业成品油的柴汽比结构和交通运输燃料产品质量,应加大低成本工艺技术研发... 

【文章来源】:化工进展. 2019,38(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煤制油工艺及其产品结构
    1.1 煤直接液化
    1.2 煤间接液化
    1.3 煤热解-煤焦油加氢
    1.4 煤油共炼
    1.5 煤经甲醇制汽油
    1.6 煤经甲醇制柴油组分
2 煤基燃料油品特性
    2.1 煤直接液化油品
    2.2 煤间接液化油品
    2.3 煤焦油加氢产品
    2.4 煤油共炼产品
    2.5 甲醇合成汽油
    2.6 DMMn柴油组分
3 燃料油品需求分析
    3.1 燃料油品结构需求分析
    3.2 燃料油品质量要求分析
    3.3 煤基燃料油品与国标对比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费托合成油和石油基油加工产品对比分析[J]. 张雅琳,张占全,王燕,张志华.  化工进展. 2018(10)
[2]低温煤焦油加氢制备清洁燃料油品中试试验研究[J]. 崔文岗,李冬,樊安,潘柳依,牛梦龙,李稳宏.  化工进展. 2018(06)
[3]关于我国炼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J]. 何盛宝.  国际石油经济. 2018(05)
[4]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政策综述[J]. 张鸿宇,周丽,张希良.  现代化工. 2018(05)
[5]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煤制油生产过程分析[J]. 朱玲,冯相昭,孔佳雯.  洁净煤技术. 2018(02)
[6]《煤基氢化油》(HG/T 5146—2017)行业标准解读[J]. 陈学伟,郭京峰,贾登伟,张昌富,王少楠,孙晓轩.  煤化工. 2018(01)
[7]我国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方向[J]. 黄格省,李雪静,杨延翔,张博,金羽豪,师晓玉.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17(06)
[8]煤焦油加氢脱芳工艺条件的优化[J]. 宋毛宁,郭兴梅,崔海涛,李振荣,康荷菲,王季茹,赵亮富.  现代化工. 2017(07)
[9]煤制油质量与燃烧排放特性综述[J]. 刘海利,宋利军,詹月辰.  化工时刊. 2017(06)
[10]现代煤化工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J]. 王明华,毛亚林,李瑞峰.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7(02)



本文编号:296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6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