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双重背景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困境

发布时间:2021-01-10 11:54
  文章以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产业案例为分析对象,将产业扶贫放在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双重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在带动贫困户方面,扶贫企业面临诸多限制和困境。在带动就业方面,扶贫企业在规模化经营下,能提供的"有效"就业机会十分有限;在降低贫困户的市场风险方面,由于企业与贫困户的不对等市场地位,在订单契约的弱约束下,遭遇价格波动时,企业往往将风险分摊或转嫁给农户;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由于龙头企业往往只在种植/养殖环节整合贫困户,贫困户所生产的劳动剩余往往被企业占取,难以在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下实现增收。 

【文章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扶贫政治下的资本下乡
    (一) 扶贫项目下, 地方政府与扶贫企业共同打造“亮点”
    (二) 扶贫考核压力下, 整合资金、人力、土地引资下乡
三、产业扶贫的内在悖论
    (一) 企业追求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目标与增加就业机会的张力
    (二) 保底收购的风险防控预期与“弱约束”下的实践悖论
        1. 单一企业难以防控无序市场下的生产过剩风险。
        2. 资本—贫困户不对等市场地位下的风险转嫁。
    (三) 资本—农户的利益联结:农户增收还是农户对资本的从属?
        1. 企业从产业链上、下游获取利润, 农户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
        2. 农户从属于资本, 压缩了农户增收的空间。
四、余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户主导型合作社是合作社发展的初级形态吗?[J]. 陈义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J]. 许汉泽,李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J]. 陈义媛.  开放时代. 2016(05)
[4]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J]. 邢成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 宫留记.  中国软科学. 2016(05)
[6]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演化研究[J]. 宗刚,李盼道,孙义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 王国勇,邢溦.  农村经济. 2015(09)
[8]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  开放时代. 2015(05)
[9]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
[10]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 汪三贵,郭子豪.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



本文编号:296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6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