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旅游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旅游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旅游化是主体受旅游活动影响,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旅游系统发展的现象,即主体的旅游价值得到开发,旅游功能得到提升的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具有巨大规模的旅游市场,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逐步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出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直接动力,旅游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继城镇化之后又一个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一直是我国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随着近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旅游接待人数增多,旅游经济比重上,旅游功能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共有功能,部分城市发展成为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化的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旅游化的研究丰富旅游化理论,同时丰富了城市旅游业的研究理论。城市旅游化作为一个与区域旅游接待规模无关的相对变量,它反映了区域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产业的发达程度、区域旅游吸引力等,是一个衡量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的测量方法可以研究其他城市的旅游化的演进规律,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城市的旅游化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旅游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旅游化的概念与特征,同时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城市旅游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对西安市旅游化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西安市旅游化发展过程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旅游化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旅游业融合,城市旅游系统得到发展的,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旅游产业越来越发达,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功能不断提升,这既是一种发展现象也是一种发展过程。(2)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经济、旅游产业4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最终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对西安市旅游化进行实证研究。(3)从2001年到2013年,西安市旅游化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2001到2009年,西安市旅游化呈低水平、波动发展状态,期间出现过波动,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降到近十年的最低水平,2009到2013年是西安市旅游化快速发展阶段。西安市旅游产业接待规模逐渐变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高,旅游产业集中度高,城市旅游功能得到提升。(4)西安市旅游化发展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西安市游客人均天数增长时间较少、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低制约了西安市旅游化的发展。西安市旅游化与旅游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三个因子的关联度最高,关联度系数分别达到0.97078、0.96907、0.94351,西安市旅游化发展可以从这几个关联度较高的因素入手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旅游化 旅游功能 测度 西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6
- 1.3.1 研究思路13-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6-26
- 2.1 国内外旅游化研究进展16-22
- 2.1.1 国外研究进展16-18
- 2.1.2 国内研究进展18-22
- 2.2 国内外城市旅游功能研究进展22-24
- 2.2.1 国外研究进展22-23
- 2.2.2 国内研究进展23-24
- 2.3 小结24-26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6-34
- 3.1 概念界定26-30
- 3.1.1 城市、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26-28
- 3.1.2 城市旅游化28-30
- 3.2 理论基础30-34
- 3.2.1 城市功能理论30-31
- 3.2.2 旅游系统理论31-32
- 3.2.3 需求与供给理论32-34
- 4 城市旅游化评价体系构建34-40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34-39
- 4.1.1 构建原则34-35
- 4.1.2 指标的选取35-36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36-39
- 4.2 城市旅游化评价方法39-40
- 5 西安市旅游化测度研究40-56
- 5.1 西安市旅游业发展概况40-41
- 5.2 西安市旅游化发展水平测度41-47
- 5.2.1 权重确定41-46
- 5.2.2 西安市旅游化综合得分46-47
- 5.3 西安市旅游化测评结果分析47-56
- 5.3.1 系统层结果分析47-51
- 5.3.2 西安市旅游化总体时间变化趋势分析51-53
- 5.3.3 西安市旅游化与评价指标关联度分析53-56
- 6 结论与讨论56-60
- 6.1 主要结论56-57
- 6.2 关于提升西安市旅游化的发展建议57-59
- 6.2.1 树立“大旅游”观念,,推动城市与旅游一体化发展57
- 6.2.2 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供给57-58
- 6.2.3 提高旅游产业链活跃度,促进城市旅游化发展58
- 6.2.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旅游接待功能58-59
- 6.3 不足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 西安市旅游相关统计数据64-65
- 致谢65-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岩;旅游节庆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24期
2 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4 黄翔;连建功;;区域标志性旅游节庆定量选择方法及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黄翔;唐楠;;湖北省旅游节庆系统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年03期
6 陈平平;吴水田;;对红色旅游节庆若干问题的思考——以2006·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为例[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7 苏静;;四川旅游节庆发展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8 陈民宪;;宁波打造中国旅游节庆名城的现实基础和着力点[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9期
9 黄沛;王晖;;浅析旅游节庆的标准化[J];江苏商论;2008年11期
10 张宏丽;;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概念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发秀;;浅谈旅游节庆品牌的打造[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旅游节庆品牌塑造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际星;;浅析旅游节庆的主题策划方法[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黄翔;郎丽;吴娟;;湖北旅游节庆与品牌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吴清波;;政府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余姚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6 麻益兵;;“中国畲乡三月三”旅游节庆运营模式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傅文伟;;评析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几个误区[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骆焉名;连好宝;骆焉名;;赴浙江省杭州、绍兴市调研旅游市场和价格问题的汇报[A];2002年全省价格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申健健;;地方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宝泉;;让延安红色旅游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论延安红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民宪;对宁波打造中国旅游节庆名城的思考(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陈民宪;对宁波打造中国旅游节庆名城的几点思考(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梅凌峰 记者 黄欢;全市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举行[N];南昌日报;2010年
4 记者 冼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获“最受网友喜爱旅游节庆”奖[N];南宁日报;2011年
5 江苏省节庆协会 王洁平;旅游节庆的创新和转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本报驻上海记者 张斌;上海 旅游节庆让游客受益[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班若川;旅游节庆要力戒“花架子”[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新郑州 新旅游 新风采[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魏小安;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新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谢峻 寿利宏;专家学者为浙江旅游节庆把脉[N];中国旅游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武虹剑;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德广;旅游驱动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f^;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陈焱;基于GIS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柴寿升;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明;山东省旅游节庆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唐楠;中国旅游节庆品牌建设与国际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魏芸;旅游节庆符号营销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国才;我国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李国平;地方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俞杨俊;旅游节庆策划系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成曦;旅游节庆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连建功;中国旅游节庆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淼;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文姣;吉林省旅游节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旅游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