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以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2-03 04:01
论文以近代广东侨乡的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着眼点,运用历史地理学、华侨华人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经济变迁问题,以此推动和丰富笔者所提出的侨乡历史地理尤其是侨乡历史社会地理的研究。文章首先从广东不同侨乡地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出发,以此揭示各侨乡近代社会经济问题的不同基础。其中,人地矛盾加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是直接促进侨乡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不同侨乡的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分布问题,不同侨乡表现出的不同的人口特征既是影响海外移民的基础,又是海外移民影响下的结果,两者相伴而生又相互影响。文章探讨了海外华侨的分布及其职业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各地侨乡侨汇的差异以及房地产投资资金规模、投资形式、投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性。海外华侨的侨居地及其职业分布直接决定了其经济实力,并影响了侨乡侨汇的多寡尤其是各地房地产投资规模和类型的差异。海外华侨整体上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近代华侨投资侨乡房地产业时表现出来“量少而分散”的特征。但就地区而言,北美华侨较其他地区平均收入更高。以北美为主要侨居地的五邑华侨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西化程度以及房地产投资的运作...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侨乡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体系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视角重点关照侨乡社会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侨乡人侨乡历史社会地理(狭义)
图 1-1 光绪年间广府侨乡政区图①源:(清)张人骏、廖廷相编:[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不分卷,陈建华典》第 34 辑 史部地理类,第 28 册,广州出版社,2015 年,第 226 页
图 1-2 光绪年间潮汕侨乡政区图底图来源:(清)张人骏、廖廷相编:[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不分卷,陈建华等主广州大典》第 34 辑 史部地理类,第 28 册,广州出版社,2015 年,第 29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世纪后期美国三邑与四邑华侨的冲突和调控[J]. 潮龙起. 广东社会科学. 2016(04)
[2]客家侨乡民居营建思想探析[J]. 郭焕宇. 中国名城. 2015(05)
[3]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J]. 郭焕宇,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的文化融合模式比较[J]. 郭焕宇. 华中建筑. 2014(05)
[5]论中国市辖区形成的历史过程[J]. 胡乐伟,吴宏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6]近代梅州侨资房地产业与三级商业体系的形成[J]. 胡乐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7]基于“消费型”特征的近代广府侨乡民居文化探析[J]. 郭焕宇,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8]近代广州侨资房地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J]. 吴宏岐,胡乐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9]东南亚华侨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J]. 薛兆瑞,张立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刍议[J]. 于亚娟,吴宏岐. 东南亚纵横. 2012(01)
博士论文
[1]20世纪以来泰国华侨华人与澄海侨乡互动研究[D]. 陈子.暨南大学 2015
[2]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 徐文永.暨南大学 2010
[3]晚清华侨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D]. 向军.暨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越南华侨华人文化地理研究(1405-1945)[D]. 平兆龙.暨南大学 2015
[2]梅州松口侨乡的社会变迁[D]. 刘敏.暨南大学 2014
[3]五邑地区赤坎旧镇聚落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施雨君.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潮汕侨批业探析[D]. 黄泽纯.暨南大学 2004
[5]民国时期广东人口问题浅探[D]. 梁向阳.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5871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侨乡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体系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视角重点关照侨乡社会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侨乡人侨乡历史社会地理(狭义)
图 1-1 光绪年间广府侨乡政区图①源:(清)张人骏、廖廷相编:[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不分卷,陈建华典》第 34 辑 史部地理类,第 28 册,广州出版社,2015 年,第 226 页
图 1-2 光绪年间潮汕侨乡政区图底图来源:(清)张人骏、廖廷相编:[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不分卷,陈建华等主广州大典》第 34 辑 史部地理类,第 28 册,广州出版社,2015 年,第 29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世纪后期美国三邑与四邑华侨的冲突和调控[J]. 潮龙起. 广东社会科学. 2016(04)
[2]客家侨乡民居营建思想探析[J]. 郭焕宇. 中国名城. 2015(05)
[3]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J]. 郭焕宇,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的文化融合模式比较[J]. 郭焕宇. 华中建筑. 2014(05)
[5]论中国市辖区形成的历史过程[J]. 胡乐伟,吴宏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6]近代梅州侨资房地产业与三级商业体系的形成[J]. 胡乐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7]基于“消费型”特征的近代广府侨乡民居文化探析[J]. 郭焕宇,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8]近代广州侨资房地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J]. 吴宏岐,胡乐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9]东南亚华侨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J]. 薛兆瑞,张立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刍议[J]. 于亚娟,吴宏岐. 东南亚纵横. 2012(01)
博士论文
[1]20世纪以来泰国华侨华人与澄海侨乡互动研究[D]. 陈子.暨南大学 2015
[2]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 徐文永.暨南大学 2010
[3]晚清华侨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D]. 向军.暨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越南华侨华人文化地理研究(1405-1945)[D]. 平兆龙.暨南大学 2015
[2]梅州松口侨乡的社会变迁[D]. 刘敏.暨南大学 2014
[3]五邑地区赤坎旧镇聚落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施雨君.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潮汕侨批业探析[D]. 黄泽纯.暨南大学 2004
[5]民国时期广东人口问题浅探[D]. 梁向阳.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5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1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