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仿真建模与实证
发布时间:2021-02-19 23:05
金融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是分享资金、信息等资源的载体,其拓扑结构直接决定了金融产业集群资源传输与配置的效率,并在规避系统性风险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金融企业纷繁多变的社会关系使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呈现出动态、复杂等特性。因此,对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建模,并研究其拓扑结构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复杂网络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金融产业集群研究中,并以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集群内部的金融企业、社会关系等主体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总结出社会网络整体的特征。然后在分析现有复杂社会网络建模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集群中不同企业对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力差异,构建了基于个体择优的社会网络仿真模型。最后,结合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现实数据,对比分析了现实网络、仿真网络与WS网络的小世界特性、中介度特点和鲁棒性能,并提出相关现实启示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个体择优的仿真模型能较好还原现实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通过实证仿真发现:现实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这有利于提高资源传输效率;高点权的节点更可能处于高中介度的优势位置;加强高点权、高中介度节点的风险防范措施,适...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产业集群
1.2.2 社会网络
1.2.3 产业集群复杂网络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复杂网络理论基础
2.1 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过程
2.2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
2.2.1 图论基础
2.2.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2.3 复杂网络基础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分析
3.1 金融产业集群成员
3.1.1 核心企业
3.1.2 一般金融企业
3.1.3 专业金融服务企业
3.2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关系
3.2.1 横向社会关系
3.2.2 纵向社会关系
3.3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特征
3.3.1 复杂性与动态性
3.3.2 多核局部集聚现象
3.3.3 股权债权关系的主体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仿真建模
4.1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建模方法
4.2 变量及测度说明
4.2.1 模型变量
4.2.2 测度指标
4.3 个体择优的连接机制
4.3.1 仿真建模的连接机制研究
4.3.2 基于点权择优的个体连接机制
4.4 模型的演化及现实含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仿真与实证
5.1 整体网络仿真分析
5.1.1 参数分析
5.1.2 归一化图分析
5.2 局部网络仿真与实证
5.2.1 构建现实社会网络
5.2.2 小世界特性分析
5.2.3 中介度分析
5.2.4 鲁棒性分析
5.3 启示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4182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产业集群
1.2.2 社会网络
1.2.3 产业集群复杂网络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复杂网络理论基础
2.1 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过程
2.2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
2.2.1 图论基础
2.2.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2.3 复杂网络基础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分析
3.1 金融产业集群成员
3.1.1 核心企业
3.1.2 一般金融企业
3.1.3 专业金融服务企业
3.2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关系
3.2.1 横向社会关系
3.2.2 纵向社会关系
3.3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特征
3.3.1 复杂性与动态性
3.3.2 多核局部集聚现象
3.3.3 股权债权关系的主体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仿真建模
4.1 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建模方法
4.2 变量及测度说明
4.2.1 模型变量
4.2.2 测度指标
4.3 个体择优的连接机制
4.3.1 仿真建模的连接机制研究
4.3.2 基于点权择优的个体连接机制
4.4 模型的演化及现实含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仿真与实证
5.1 整体网络仿真分析
5.1.1 参数分析
5.1.2 归一化图分析
5.2 局部网络仿真与实证
5.2.1 构建现实社会网络
5.2.2 小世界特性分析
5.2.3 中介度分析
5.2.4 鲁棒性分析
5.3 启示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41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4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