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京津冀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2:37
  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区域内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不高等问题。在理清高职专业与产业协同理论及相互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调研京津冀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透过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专业合理布局、专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精准、专业特色彰显。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19,40(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京津冀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京津冀三省市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变化图

变化图,专业结构,就业结构,京津冀


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272019年第18期第40卷总940期No.18,2019Vol.40GeneralNo.940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数据。图1、图2、图3分别为京津冀三省市近年来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曲线。图1京津冀三省市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变化图由图1可见,北京专业结构介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协调性较好;津冀产业结构高于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2010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下降明显,说明随着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快,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逐年提高。京津冀区域第一产业的整体就业结构下降明显,表明传统农业在京津冀区域内不再作为发展重点,在GDP中的比重和规模正逐步缩减。由图2可知,区域内两市一省的第二产业的结构和专业结构均高于就业结构,说明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北京专业结构曲线高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超前发展、毕业生过剩;天津、河北两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曲线相近,且大致介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但对口就业不充分,毕业生数量或质量存在短板。由图3可知,北京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曲线部分趋于重合,协调性较好。专业结构还需调整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天津第三产业与就业及专业结构曲线交汇上升,三者协调度较好。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显著高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说明第三产业高职人才培养“超前”发展,毕图2京津冀三省市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变化图图3京津冀三省市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变化图北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北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北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天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研究[J]. 王波,张崎静.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 侯小雨,曾姗,闫志利.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9(01)
[3]基于产业结构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调整策略分析[J]. 杜鹏,李正文.  天津电大学报. 2018(04)
[4]京津冀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张国丽.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5]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布局研究[J]. 闫志利,侯小雨,辛夏夏.  职业教育研究. 2018(11)
[6]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J]. 邹吉权,刘斌,邢清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8(22)
[7]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分析[J]. 曹洁,张学英,闫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17)
[8]京津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策略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分析[J]. 柳礼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9]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卢风琪,牟占军,徐睿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07)



本文编号:3110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110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