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产业互动视域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3 21:01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得出:首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彼此间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很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政府干预却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转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府调控这四个视角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预测.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理论模型分析
3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3.1 变量选取
3.2 数据说明
3.3 模型设定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联立方程识别和检验
4.2 估计方法选择和估计结果分析
4.3 稳健性检验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制造业振兴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对比研究[J]. 张晓涛,贾骏阳. 科学管理研究. 2017(01)
[2]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 黄毅敏,齐二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4)
[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 盛龙,陆根尧. 南开经济研究. 2013(05)
[4]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 李瑞琴,张晓涛. 世界经济文汇. 2013(03)
[5]生产效率、创新效率与国企改革——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2012(04)
[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 张晓涛,李芳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7]服务型制造中的价值链体系构造及运行机制研究[J]. 程东全,顾锋,耿勇. 管理世界. 2011(12)
[8]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 高觉民,李晓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9]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J]. 喻春娇,郑光凤. 经济地理. 2010(11)
[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J]. 刘浩,原毅军. 财贸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156035
【文章来源】:预测.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理论模型分析
3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3.1 变量选取
3.2 数据说明
3.3 模型设定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联立方程识别和检验
4.2 估计方法选择和估计结果分析
4.3 稳健性检验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制造业振兴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对比研究[J]. 张晓涛,贾骏阳. 科学管理研究. 2017(01)
[2]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 黄毅敏,齐二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4)
[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 盛龙,陆根尧. 南开经济研究. 2013(05)
[4]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 李瑞琴,张晓涛. 世界经济文汇. 2013(03)
[5]生产效率、创新效率与国企改革——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2012(04)
[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 张晓涛,李芳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7]服务型制造中的价值链体系构造及运行机制研究[J]. 程东全,顾锋,耿勇. 管理世界. 2011(12)
[8]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 高觉民,李晓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9]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J]. 喻春娇,郑光凤. 经济地理. 2010(11)
[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J]. 刘浩,原毅军. 财贸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156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15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