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00:3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基础能力是指一国或者地区所具有的支撑产业参与和构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性条件和力量,产业链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升级的过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关键的"枢纽"角色,但产业附加值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以工业"四基"为代表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受逆全球化、新工业革命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产业链的安全与全球地位受到极大挑战,需从长期视角思考如何在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效率之间寻求平衡。鉴于此,建议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高度认识其必要性,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及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对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的基本认识
    1.产业基础能力
    2.产业链水平
三、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的现状与问题
    1.中国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参与者,在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不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但整体附加值还较低
    3.以工业“四基”为代表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
    4.中国产业链受到了逆全球化、新工业革命和新冠疫情冲击,未来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路径与政策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从“两个大局”高度认识其必要性
    2.从战略上区分不同路径有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3.完善产业创新发展整体环境,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产业创新生态
    4.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完善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投入巨大、技术难度高、市场主体单独难以攻克的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5.正确处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的基础性作用
    6.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十四五”期间应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进行一系列有效政策安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趋势——基于中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倪红福,冀承.  消费经济. 2020(01)
[2]生产分割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产阶段数的考察[J]. 倪红福,龚六堂,夏杰长.  管理世界. 2016(04)
[3]重大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分析及对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启示[J]. 冯身洪,刘瑞同.  中国软科学. 2011(11)



本文编号:3158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158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