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承接效率测算
发布时间:2021-06-10 10:45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城市圈产业分工深化的产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火车头,在产业承接实践、产业承接政策调整、承接资源整合等方面,,武汉城市圈具有示范作用。因此,以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测算产业承接效率,并与非期望产出下的圈域产业承接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⑴本文在对已有相关文献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学界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研究成果定性层面的多,以各地方的产业实践为视角,定性分析其动因、机制、过程、效应和影响等;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定量研究也限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生产效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要素效率,而对产业承接的效率研究鲜少;尤其学界对产业承接的负效应(生产过程中的负效应)研究处于初步定性分析,缺乏系统化的定量研究。⑵本文在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圈域承接力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武汉城市圈承接力的排名,武汉、黄石和鄂州为前三;说明三城市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有相对优势。数据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承接主要来源于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计算得到,武汉城市圈与两大城市群的产...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
图 3. 1 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表 3. 1 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生产总值2006 年 2011 年 2011 年所一次产业 541.24 亿元 1116.39 亿元 9.4
武汉城市圈 9 大城市的在岗职工工资平均为 128965 元,普选择力。所谓产业选择力是指该地区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承图 3. 4 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经济增长研究[J]. 罗若愚,张龙鹏.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9)
[2]服务外包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宏舟,杨敏.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5)
[3]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J]. 张仁枫,王莹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7)
[4]论城市圈发展的产业联动模式及现实研判与选择[J]. 姜霞. 求索. 2012(10)
[5]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J]. 喻春娇,肖德,胡小洁. 经济地理. 2012(05)
[6]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动态分析[J]. 吴开,徐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09)
[7]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 方创琳,关兴良. 地理学报. 2011(08)
[8]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 王兵,张技辉,张华. 经济评论. 2011(04)
[9]城市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 张军涛,刘建国. 经济地理. 2011(04)
[10]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 孙威,董冠鹏. 地理研究. 2010(12)
本文编号:3222229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
图 3. 1 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表 3. 1 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生产总值2006 年 2011 年 2011 年所一次产业 541.24 亿元 1116.39 亿元 9.4
武汉城市圈 9 大城市的在岗职工工资平均为 128965 元,普选择力。所谓产业选择力是指该地区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承图 3. 4 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经济增长研究[J]. 罗若愚,张龙鹏.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9)
[2]服务外包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宏舟,杨敏.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5)
[3]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J]. 张仁枫,王莹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7)
[4]论城市圈发展的产业联动模式及现实研判与选择[J]. 姜霞. 求索. 2012(10)
[5]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J]. 喻春娇,肖德,胡小洁. 经济地理. 2012(05)
[6]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动态分析[J]. 吴开,徐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09)
[7]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 方创琳,关兴良. 地理学报. 2011(08)
[8]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 王兵,张技辉,张华. 经济评论. 2011(04)
[9]城市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 张军涛,刘建国. 经济地理. 2011(04)
[10]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 孙威,董冠鹏. 地理研究. 2010(12)
本文编号:3222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22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