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03:23
通过剖析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内涵及测度方法,以浙江省261家企业研究院数据为样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异质性,即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速度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创新频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创新程度与创新绩效呈正三次方关系。通过验证4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GDSP理论知识转化过程基本对应,但存在产业异质性。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K空间框架
知识创造领域经典的SECI知识创造理论基于一个重要假设:人类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而创造与扩展出来的。上述过程被称为知识转化(Knowledge Conversion),通过社会转换(Social Conversion)过程,隐性和显性知识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得以提升[29]。在批判性继承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利用K空间框架,姚威[32]提出不同于经典SECI理论的GDSP知识创造理论。GDSP理论认为,组织间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形态从组织间显性知识开始,依次经历界定需求(Demand Codification)、知识获取(Knowledge Gain)、知识消化(Knowledge Digestion)、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知识增殖(Knowledge Propagation)、知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er)和知识退化(Knowledge Degeneration)7个过程。其中,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共享、知识增殖为知识创造的核心过程,如图3和表1所示。图3 K空间中的产学研知识创造机制
图2 K空间知识形态划分表1 GDSP知识创造过程描述 项目 知识形态转化结果 转化过程 界定需求 现象知识转化为学术知识 编码化提高、抽象化提高 知识获取 学术知识转化为原型知识 抽象化降低、组织间到组织内 知识吸收 原型知识转化操作知识 编码化降低 知识共享 操作知识转化为专有知识 抽象化提高 知识增殖 专有知识转化为系统知识 编码化提高 知识溢出 系统知识转化为学术知识 组织内到组织间 知识退化 学术知识转化为现象知识 编码化降低、抽象化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发展: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J]. 程磊. 宏观质量研究. 2019(03)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J]. 李柏洲,王雪,苏屹,罗小芳. 系统工程. 2019(04)
[3]社会资本和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 路放,张海丽,王宇凡,张弘.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9(02)
[4]基于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制与对策研究[J]. 李伟庆. 商场现代化. 2018(21)
[5]创新驱动战略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宋迎迎,孙珊. 理论建设. 2018(05)
[6]基于熵值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来自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证据[J]. 颜廷峰,孔月月,李洁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7]我国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J]. 吴殿廷,张明,吴昊. 开发研究. 2018(04)
[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陆丽娜. 改革与开放. 2018(03)
[9]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制度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J]. 王丽平,狄凡莉. 科研管理. 2017(07)
[10]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J]. 乔虹. 统计与决策. 2016(23)
本文编号:3226891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K空间框架
知识创造领域经典的SECI知识创造理论基于一个重要假设:人类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而创造与扩展出来的。上述过程被称为知识转化(Knowledge Conversion),通过社会转换(Social Conversion)过程,隐性和显性知识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得以提升[29]。在批判性继承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利用K空间框架,姚威[32]提出不同于经典SECI理论的GDSP知识创造理论。GDSP理论认为,组织间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形态从组织间显性知识开始,依次经历界定需求(Demand Codification)、知识获取(Knowledge Gain)、知识消化(Knowledge Digestion)、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知识增殖(Knowledge Propagation)、知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er)和知识退化(Knowledge Degeneration)7个过程。其中,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共享、知识增殖为知识创造的核心过程,如图3和表1所示。图3 K空间中的产学研知识创造机制
图2 K空间知识形态划分表1 GDSP知识创造过程描述 项目 知识形态转化结果 转化过程 界定需求 现象知识转化为学术知识 编码化提高、抽象化提高 知识获取 学术知识转化为原型知识 抽象化降低、组织间到组织内 知识吸收 原型知识转化操作知识 编码化降低 知识共享 操作知识转化为专有知识 抽象化提高 知识增殖 专有知识转化为系统知识 编码化提高 知识溢出 系统知识转化为学术知识 组织内到组织间 知识退化 学术知识转化为现象知识 编码化降低、抽象化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发展: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J]. 程磊. 宏观质量研究. 2019(03)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J]. 李柏洲,王雪,苏屹,罗小芳. 系统工程. 2019(04)
[3]社会资本和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 路放,张海丽,王宇凡,张弘.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9(02)
[4]基于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制与对策研究[J]. 李伟庆. 商场现代化. 2018(21)
[5]创新驱动战略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宋迎迎,孙珊. 理论建设. 2018(05)
[6]基于熵值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来自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证据[J]. 颜廷峰,孔月月,李洁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7]我国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J]. 吴殿廷,张明,吴昊. 开发研究. 2018(04)
[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陆丽娜. 改革与开放. 2018(03)
[9]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制度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J]. 王丽平,狄凡莉. 科研管理. 2017(07)
[10]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J]. 乔虹. 统计与决策. 2016(23)
本文编号:322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22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