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内涵与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8:07
创新质量体现了创新与企业、产业或区域发展的适应性程度。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适应性程度定义为创新质量,结合创新生成、应用、扩散和转化的循环过程,构建包含创新生成质量、创新应用质量、创新扩散质量和创新转化质量的GADT四维度创新质量分析测度框架。通过对2007年—2016年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初级产业适应性程度较高,正处于由初级产业适应性向中高级产业适应性提升阶段。同时,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的地区差异性显著,且质量提升缓慢,这与创新质量影响因素间的动态变化有关。现阶段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家创新意志强度,进而提高创新的生成和应用质量,应适当弱化消化吸收等决定的创新扩散和转化质量的作用。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
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别显著。(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在上文计算结果基础上,本文按照中国七大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每个区域从2007年到2016年的平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旨在考察中国不同区域过去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图2)。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正如图2所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整体处于平稳趋势,各个区域变化幅度较校七个区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首先,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较高,十年间都大于1,且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都要高于华南地区。以华南地区为例,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2年,曲线变化幅度基本不大,第二阶段为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间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而从2014以后,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华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始终围绕零在变化,一直较稳定;最后,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十年间都在零以下,说明这四个大区域整体上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不高,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十年间一直处于七大区域的底端,而华中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变化较为复杂,创新质量十年间交替缠绕,竞争较为激烈。图3企业家创新意志图4创新要素市场化37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姜博马胜利王大超: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内涵与测度研究
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别显著。(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在上文计算结果基础上,本文按照中国七大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每个区域从2007年到2016年的平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旨在考察中国不同区域过去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图2)。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正如图2所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整体处于平稳趋势,各个区域变化幅度较校七个区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首先,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较高,十年间都大于1,且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都要高于华南地区。以华南地区为例,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2年,曲线变化幅度基本不大,第二阶段为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间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而从2014以后,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华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始终围绕零在变化,一直较稳定;最后,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十年间都在零以下,说明这四个大区域整体上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不高,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十年间一直处于七大区域的底端,而华中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变化较为复杂,创新质量十年间交替缠绕,竞争较为激烈。图3企业家创新意志图4创新要素市场化37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姜博马胜利王大超: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内涵与测度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科学关联度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及创新质量研究[J]. 李扬,樊霞,章熙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12)
[2]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企业效益--来自高技术产业的实证[J]. 蔡绍洪,俞立平. 中国软科学. 2017(05)
[3]我国创业板市场能够识别创新质量吗?[J]. 刘督,万迪昉,吴祖光. 科研管理. 2016(12)
[4]基于互补性资产视角的研发与设计关系研究[J]. 郭雯,张宏云. 科研管理. 2015(04)
[5]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管理世界. 2015(01)
[6]产业旁侧关联网络研究[J]. 陈效珍,赵炳新,肖雯雯. 中国管理科学. 2014(11)
[7]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曾庆辉,王国顺. 经济地理. 2014(10)
[8]创新质量由何决定?——基于文献的整合性研究框架[J]. 周冠华,杨幽红. 标准科学. 2014(08)
[9]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 戴魁早,刘友金. 财经研究. 2013(05)
[10]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企业创新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的实证分析[J]. 张宗庆,郑江淮. 管理世界. 2013(01)
本文编号:3231528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
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别显著。(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在上文计算结果基础上,本文按照中国七大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每个区域从2007年到2016年的平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旨在考察中国不同区域过去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图2)。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正如图2所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整体处于平稳趋势,各个区域变化幅度较校七个区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首先,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较高,十年间都大于1,且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都要高于华南地区。以华南地区为例,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2年,曲线变化幅度基本不大,第二阶段为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间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而从2014以后,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华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始终围绕零在变化,一直较稳定;最后,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十年间都在零以下,说明这四个大区域整体上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不高,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十年间一直处于七大区域的底端,而华中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变化较为复杂,创新质量十年间交替缠绕,竞争较为激烈。图3企业家创新意志图4创新要素市场化37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姜博马胜利王大超: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内涵与测度研究
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别显著。(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在上文计算结果基础上,本文按照中国七大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每个区域从2007年到2016年的平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旨在考察中国不同区域过去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图2)。图22007—2016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变化趋势正如图2所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水平整体处于平稳趋势,各个区域变化幅度较校七个区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首先,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较高,十年间都大于1,且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都要高于华南地区。以华南地区为例,十年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2年,曲线变化幅度基本不大,第二阶段为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间华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而从2014以后,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华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得分始终围绕零在变化,一直较稳定;最后,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十年间都在零以下,说明这四个大区域整体上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不高,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十年间一直处于七大区域的底端,而华中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变化较为复杂,创新质量十年间交替缠绕,竞争较为激烈。图3企业家创新意志图4创新要素市场化37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姜博马胜利王大超: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内涵与测度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科学关联度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及创新质量研究[J]. 李扬,樊霞,章熙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12)
[2]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企业效益--来自高技术产业的实证[J]. 蔡绍洪,俞立平. 中国软科学. 2017(05)
[3]我国创业板市场能够识别创新质量吗?[J]. 刘督,万迪昉,吴祖光. 科研管理. 2016(12)
[4]基于互补性资产视角的研发与设计关系研究[J]. 郭雯,张宏云. 科研管理. 2015(04)
[5]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管理世界. 2015(01)
[6]产业旁侧关联网络研究[J]. 陈效珍,赵炳新,肖雯雯. 中国管理科学. 2014(11)
[7]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曾庆辉,王国顺. 经济地理. 2014(10)
[8]创新质量由何决定?——基于文献的整合性研究框架[J]. 周冠华,杨幽红. 标准科学. 2014(08)
[9]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 戴魁早,刘友金. 财经研究. 2013(05)
[10]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企业创新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的实证分析[J]. 张宗庆,郑江淮. 管理世界. 2013(01)
本文编号:3231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23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