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潜力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28 09:47
[目的]产业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核心,而食用菌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制订食用菌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依据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贫困地区和扶贫产业选择的特点,在保留钻石模型4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纳入钻石模型的组成要素。[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用菌产业特点,对自然资源禀赋、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产业的流通能力、组织规模效应、绿色生态、贫困户有效参与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了潜力因素分析,并从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地区扶贫失衡、行业技术壁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等角度对食用菌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研究最后从开展大数据市场预警、转变扶贫政策导向、加强生产要素优化、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钻石模型理论
2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分析
2.1 食用菌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2.2 食用菌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高
2.3 食用菌产业的流通体系比较发达
2.4 食用菌产业具有明显的组织规模效应
2.5 食用菌产业是真正的绿色产业
2.6 食用菌产业可以实现贫困户的有效参与
3 食用菌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食用菌市场更容易出现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3.2 食用菌企业的高度规模化容易造成地区扶贫失衡
3.3 食用菌产业的行业技术壁垒导致产业发展受限
3.4 食用菌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
4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思考
4.1 开展食用菌生产能力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
4.2 食用菌产业扶贫政策向贫困地区和中小经营主体倾斜
4.3 优化食用菌产业扶贫中生产要素的组合机制
4.4 创新和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和价值链
4.5 建立食用菌产业风险防控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探讨——以光伏扶贫为例[J]. 郭建宇,白婷. 经济纵横. 2018(07)
[2]农产品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及对策[J]. 孙伟仁,张平,赵德海. 经济纵横. 2018(06)
[3]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双重网络嵌入机理及其模式研究——基于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的案例分析[J]. 许玲燕,吴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 刘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基于钻石模型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浙江嘉兴蜗牛产业为例[J]. 杨惠芳.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3)
[6]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 邢成举.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7]农村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汪三贵[J]. 杨雪. 农经. 2016(07)
[8]创新农业科技 ?驱动精准扶贫[J]. 李金祥.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6)
[9]绿色发展框架下精准扶贫新思考[J]. 杨文静.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3)
[10]谈财政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导向[J]. 徐旭初.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4(12)
本文编号:3368284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钻石模型理论
2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分析
2.1 食用菌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2.2 食用菌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高
2.3 食用菌产业的流通体系比较发达
2.4 食用菌产业具有明显的组织规模效应
2.5 食用菌产业是真正的绿色产业
2.6 食用菌产业可以实现贫困户的有效参与
3 食用菌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食用菌市场更容易出现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3.2 食用菌企业的高度规模化容易造成地区扶贫失衡
3.3 食用菌产业的行业技术壁垒导致产业发展受限
3.4 食用菌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
4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思考
4.1 开展食用菌生产能力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
4.2 食用菌产业扶贫政策向贫困地区和中小经营主体倾斜
4.3 优化食用菌产业扶贫中生产要素的组合机制
4.4 创新和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和价值链
4.5 建立食用菌产业风险防控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探讨——以光伏扶贫为例[J]. 郭建宇,白婷. 经济纵横. 2018(07)
[2]农产品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及对策[J]. 孙伟仁,张平,赵德海. 经济纵横. 2018(06)
[3]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双重网络嵌入机理及其模式研究——基于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的案例分析[J]. 许玲燕,吴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 刘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基于钻石模型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浙江嘉兴蜗牛产业为例[J]. 杨惠芳.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3)
[6]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 邢成举.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7]农村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汪三贵[J]. 杨雪. 农经. 2016(07)
[8]创新农业科技 ?驱动精准扶贫[J]. 李金祥.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6)
[9]绿色发展框架下精准扶贫新思考[J]. 杨文静.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3)
[10]谈财政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导向[J]. 徐旭初.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4(12)
本文编号:3368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36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