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新产业园区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7 02:01
高新产业园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创新效率的提高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从价值链视角出发,构建高新产业园区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和系统GMM模型对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创新效率测度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为低开发—低转化和低开发—高转化模式,但各园区间存在差异。从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看,总体上,对外开放程度、企业集聚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分阶段看,技术开发阶段,企业集聚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成果转化阶段,对外开放程度、企业集聚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基于此,从合理控制园区规模、重点支持上游技术研发、注重园区创新差异等方面给出提高园区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27(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创新效率两阶段价值链过程图
创新效率与外部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首先,要素集聚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集聚带来的两种外部经济效应,即Marshall的地方化经济和Jacobs的城市化经济[19,20]。具体来说,城市高新产业园区作为企业的集聚载体和创新平台,在政策优惠和人才激励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吸引大批创新性企业和人才集聚,进而带来劳动力流动、技术溢出和资源共享[21]。其次,由于创新成果的外部性会引起“搭便车”现象,使得园区缺乏创新激励和创新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参与到创新主体的创新研发活动中,为园区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制度支撑和机制保障,激励园区开展研发活动,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22]。最后,对外开放能够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理念,园区要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增进企业间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交流,促进园区进行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外开放也能够引进创新企业投资,使得园区内外资源、知识和信息交流频繁,促使创新效率有效提升(图2)。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不同高新产业园区在不同创新阶段效率存在差异,本文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出发,根据各园区分阶段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别以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为横纵坐标,1为分割点分别作垂线,绘制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两阶段创新效率二维分布图(图3)。已有研究表明,创新效率组合模式分为四类,但中关村创新效率散点分布图显示,创新效率实际上只有“低开发—低转化”和“低开发—高转化”两种模式。其中处于“低开发—低转化”区域的有延庆园、门头沟园、东城园、密云园、石景山园、西城园和亦庄园,技术开发阶段有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不注重效率,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忽略投资质量,使得该区域各园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比较低,应同时加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其余10个园区落在“低开发—高转化”区域,该区域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但在技术开发阶段较低。这说明该类园区利用良好的优势,在园区成果转化阶段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但在技术开发阶段效率还相对较低。因此,这类地区在技术开发阶段应该通过提升效率来促进整个园区创新效率的提高。从价值链视角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效率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成果转化效率大于研发效率,这意味着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都需要进一步提升。3.2 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创新环境影响因素[J]. 兰海霞,赵雪雁. 经济地理. 2020(02)
[2]社会资本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与创业水平影响的研究[J]. 谷磊,吕冲冲,杨建君. 管理学刊. 2019(03)
[3]企业绿色创新产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 肖仁桥,宋莹,钱丽. 财贸研究. 2019(04)
[4]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创新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J]. 刘树峰,杜德斌,覃雄合,侯纯光. 地理科学. 2019(02)
[5]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 范超,赵彦云.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1)
[6]城市化对中国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二阶段视角下的SFA模型检验[J]. 刘俊,白永秀,韩先锋. 管理学报. 2017(05)
[7]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J]. 余珮,程阳. 当代财经. 2016(12)
[8]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的视角[J]. 肖仁桥,王宗军,钱丽. 管理工程学报. 2015(02)
[9]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对五大类23个分行业的效率分析[J]. 党国英,秦开强. 产经评论. 2015(02)
[10]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J]. 桂黄宝. 经济地理. 2014(06)
本文编号:3573585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27(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创新效率两阶段价值链过程图
创新效率与外部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首先,要素集聚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集聚带来的两种外部经济效应,即Marshall的地方化经济和Jacobs的城市化经济[19,20]。具体来说,城市高新产业园区作为企业的集聚载体和创新平台,在政策优惠和人才激励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吸引大批创新性企业和人才集聚,进而带来劳动力流动、技术溢出和资源共享[21]。其次,由于创新成果的外部性会引起“搭便车”现象,使得园区缺乏创新激励和创新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参与到创新主体的创新研发活动中,为园区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制度支撑和机制保障,激励园区开展研发活动,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22]。最后,对外开放能够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理念,园区要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增进企业间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交流,促进园区进行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外开放也能够引进创新企业投资,使得园区内外资源、知识和信息交流频繁,促使创新效率有效提升(图2)。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不同高新产业园区在不同创新阶段效率存在差异,本文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出发,根据各园区分阶段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别以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为横纵坐标,1为分割点分别作垂线,绘制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两阶段创新效率二维分布图(图3)。已有研究表明,创新效率组合模式分为四类,但中关村创新效率散点分布图显示,创新效率实际上只有“低开发—低转化”和“低开发—高转化”两种模式。其中处于“低开发—低转化”区域的有延庆园、门头沟园、东城园、密云园、石景山园、西城园和亦庄园,技术开发阶段有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不注重效率,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忽略投资质量,使得该区域各园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比较低,应同时加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其余10个园区落在“低开发—高转化”区域,该区域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但在技术开发阶段较低。这说明该类园区利用良好的优势,在园区成果转化阶段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但在技术开发阶段效率还相对较低。因此,这类地区在技术开发阶段应该通过提升效率来促进整个园区创新效率的提高。从价值链视角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效率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成果转化效率大于研发效率,这意味着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效率都需要进一步提升。3.2 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创新环境影响因素[J]. 兰海霞,赵雪雁. 经济地理. 2020(02)
[2]社会资本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与创业水平影响的研究[J]. 谷磊,吕冲冲,杨建君. 管理学刊. 2019(03)
[3]企业绿色创新产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 肖仁桥,宋莹,钱丽. 财贸研究. 2019(04)
[4]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创新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J]. 刘树峰,杜德斌,覃雄合,侯纯光. 地理科学. 2019(02)
[5]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 范超,赵彦云.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1)
[6]城市化对中国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二阶段视角下的SFA模型检验[J]. 刘俊,白永秀,韩先锋. 管理学报. 2017(05)
[7]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J]. 余珮,程阳. 当代财经. 2016(12)
[8]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的视角[J]. 肖仁桥,王宗军,钱丽. 管理工程学报. 2015(02)
[9]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对五大类23个分行业的效率分析[J]. 党国英,秦开强. 产经评论. 2015(02)
[10]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J]. 桂黄宝. 经济地理. 2014(06)
本文编号:3573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7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