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0 17:18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技术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对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当前技术转移无疑是不同区域间实现技术知识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并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技术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使各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对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大多以时间序列分析为主,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研究也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本文采用区域比较的分析方法,利用更丰富的数据资料,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深入研究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转移理论、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理论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理论,分析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接着,采用各年分别取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省平均数的方法,考察1992—2011年我国三大区域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和特征;然后,根据我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技术转移对区域...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转移的研究综述
2.2 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小结
3 理论分析
3.1 技术转移理论
3.1.1 技术差距理论
3.1.2 技术转移选择论
3.1.3 技术转移需求(NR 关系)理论
3.1.4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3.1.5 技术转移均衡论
3.2 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理论
3.2.1 雁行模式理论
3.2.2 三缺口理论
3.2.3 经济成长阶段论
3.3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相关关系理论
3.4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
3.4.1 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4.2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动态演变分析
4.1 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1.1 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4.1.2 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比较
4.2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3.1 经济总量占比及演变
4.3.2 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及演变
4.3.3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演变
4.4 小结
5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1.2 模型检验
5.1.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2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2.2 模型检验
5.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基于绝对差距的实证分析
5.3.1.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1.2 模型检验
5.3.1.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基于区域差距加权变异系数的实证分析
5.3.2.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基于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 吴永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09)
[2]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区域经济差距[J]. 卢洪友,郑法川,贾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3]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机制[J]. 任小军. 经济纵横. 2011(08)
[4]FDI与省域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要素的分析[J]. 王贵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7)
[5]基于技术转移与产学研R&D投入双重影响的区域经济增效实证研究[J]. 冯锋,李天放.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06)
[6]技术进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李健,徐海成. 软科学. 2011(04)
[7]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省际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J]. 袁建新,刘幸赟.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8]FDI技术流动效应与中国GDP增长的协整分析——以1982—2008年数据为例[J]. 王海军.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9)
[9]我国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经强. 科学学研究. 2009(11)
[10]我国跨省区技术转移差异性分析——基于1996—2007年各省技术转移数据[J]. 冯锋,司尚奇,李徐伟. 中国科技论坛. 2009(11)
博士论文
[1]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D]. 杨凌.西安交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D]. 陈曾静.浙江理工大学 2012
[2]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 戴一珍.宁波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4974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转移的研究综述
2.2 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小结
3 理论分析
3.1 技术转移理论
3.1.1 技术差距理论
3.1.2 技术转移选择论
3.1.3 技术转移需求(NR 关系)理论
3.1.4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3.1.5 技术转移均衡论
3.2 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理论
3.2.1 雁行模式理论
3.2.2 三缺口理论
3.2.3 经济成长阶段论
3.3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相关关系理论
3.4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
3.4.1 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4.2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动态演变分析
4.1 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1.1 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4.1.2 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比较
4.2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4.3.1 经济总量占比及演变
4.3.2 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及演变
4.3.3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演变
4.4 小结
5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1.2 模型检验
5.1.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2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2.2 模型检验
5.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基于绝对差距的实证分析
5.3.1.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1.2 模型检验
5.3.1.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基于区域差距加权变异系数的实证分析
5.3.2.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基于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 吴永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09)
[2]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区域经济差距[J]. 卢洪友,郑法川,贾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3]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机制[J]. 任小军. 经济纵横. 2011(08)
[4]FDI与省域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要素的分析[J]. 王贵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7)
[5]基于技术转移与产学研R&D投入双重影响的区域经济增效实证研究[J]. 冯锋,李天放.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06)
[6]技术进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李健,徐海成. 软科学. 2011(04)
[7]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省际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J]. 袁建新,刘幸赟.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8]FDI技术流动效应与中国GDP增长的协整分析——以1982—2008年数据为例[J]. 王海军.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9)
[9]我国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经强. 科学学研究. 2009(11)
[10]我国跨省区技术转移差异性分析——基于1996—2007年各省技术转移数据[J]. 冯锋,司尚奇,李徐伟. 中国科技论坛. 2009(11)
博士论文
[1]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D]. 杨凌.西安交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D]. 陈曾静.浙江理工大学 2012
[2]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 戴一珍.宁波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4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9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