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京市2014年公报指出,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9.8%,北京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北京市政府宣布,要将北京市人口控制在2200万左右。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变化,一方面是控制劳动力流动,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呢?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流动及两者相互影响的角度综述了相关文献,并根据相关理论,对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北京市历年统计数据研究了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流动发展趋势以及现阶段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北京市各次产业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格局,流动劳动力规模逐步增大,总体增长有放缓趋势;与此同时,运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来描述产业结构变动,并构建了相关的计量指标;再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有很强的相关性,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更高;最后,利用VAR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的相互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长期内,劳动力流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产业结构结构高级化每变动一个单位,劳动力流动增加0.14个单位,劳动力流动每变动一个单位,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加0.06个单位。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劳动力流动的相互影响关系较为明显,短期内不同时点上其相互影响的方向有变化,且在不同的时点影响程度也不同。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 劳动力流动 相互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7;F1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概念界定10-11
- 1.2.1 产业结构10
- 1.2.2 劳动力流动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12-14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14-15
- 2 本文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5-23
- 2.1 产业结构变动相关理论15-16
- 2.2 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16-17
- 2.3 文献综述17-20
- 2.3.1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研究综述17-18
- 2.3.2 影响劳动力流动研究综述18-19
- 2.3.3 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综述19-20
- 2.3.4 小结20
- 2.4 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作用机理定性分析20-23
- 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描述统计性分析23-33
- 3.1 产业结构分析23-30
- 3.1.1 产业结构发展特征分析23-27
- 3.1.2 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及其适用性27-29
- 3.1.3 比较视角下的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情况29-30
- 3.2 劳动力流动分析30-33
- 3.2.1 劳动力流动总量特征30-32
- 3.2.2 劳动力流动计量指标的确定32-33
- 4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关性研究33-37
- 4.1 数据来源说明33-34
- 4.2 相关性研究34-37
- 4.2.1 模型建立34-35
- 4.2.2 灰色关联分析和说明35-37
- 5 北京市产业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37-46
- 5.1 研究模型确立37-38
- 5.2 实证分析38-46
- 5.2.1 VAR模型介绍38
- 5.2.2 ADF单位根检验38-39
- 5.2.3 协整检验39-40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40-42
- 5.2.5 误差修正模型42-43
- 5.2.6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43-46
-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46-50
- 6.1 主要结论46-48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忠金;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与展望[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晓英;;关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年07期
3 莫扶民;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4 薛和生;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两难境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黄卫;;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几个理论观点简述[J];理论月刊;1986年05期
6 陈英鸿;;劳动力流动规律及其社会实现形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7 冯兰瑞;顾榴珍;;劳动力流动及其调节机制[J];江苏社联通讯;1987年01期
8 张载明;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学术界;1988年04期
9 董国楹,陈迪桂;试论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进一步转换[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10 王军;劳动力流动规律刍议[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劳动力流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2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焦斌龙;孙晓芳;;自主性流动:我国劳动力流动新阶段[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4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一鸣;李萍;;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收入差距变迁——一个动态化模型及其在中国的检验与修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燕凌;;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解释——基于35个村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玉军;李秀彬;郝海广;;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撂荒的影响——一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玉芬 王红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1年
2 余桔云;促进劳动力流动必须完美社会保障[N];经理日报;2004年
3 高岩辉 刘科伟 张晓露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劳动力流动迁移理论的主要流派[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肖卫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张小溪;美国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减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N];甘肃日报;2005年
7 张镝 作者单位 鞍钢党校;劳动力流动分析[N];鞍山日报 ;2005年
8 本报记者 裴建素;探求劳动力流动新趋向[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祝振强;劳动力流动呼唤就业质量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宋蕾邋王羚;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马少晔;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再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黄敦平;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乾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8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琛虹;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务工女性之权益保障[D];复旦大学;2014年
2 许春招;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许华;中国制造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王一奋;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费欢;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赵炯;外资区域转移、集聚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张骐;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胡勇;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张斗星;我国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
10 肖振兴;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流动相互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5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