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4: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产业 市场绩效 因子分析法


【摘要】:2016年,国家将“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这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可以预见,旅游产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在总体发展形势较好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类上市公司仍存在效率低下、市场绩效差等突出问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10项主要指标的旅游产业类上市公司市场绩效分析框架,试图利用2012-2014年我国旅游产业类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分析出我国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的现状、造成现状的原因和改善企业市场绩效的方法,乃至提升旅游产业绩效的途径。本文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并依据产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依据上市公司3年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样本企业的各类市场绩效进行排名。其次,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对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进行分类型、分地区、分年度、分因子等角度分析。通过对16家样本企业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发现,1类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具有较高市场绩效,在整个旅游产业中扮演者领头羊的角色。2类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扶持1项能力,来达到1类旅游产业上市公司的标准,即处于高市场绩效地位。3类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扶持1-2项能力,来大幅度改善自身的市场绩效水平。在此基础上,上市公司、政府可以研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用以提高上市公司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绩效的政策建议,同时,也可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 市场绩效 因子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6;F590.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3 相关文献综述12-15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3-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16-18
  • 第二章 旅游产业市场绩效相关理论18-24
  • 2.1 旅游的相关理论18-19
  • 2.1.1 旅游的概念18
  • 2.1.2 旅游业和旅游产业概念的区别及联系18
  • 2.1.3 旅游上市公司18-19
  • 2.2 市场绩效相关理论19-22
  • 2.2.1 产业组织理论19
  • 2.2.2 SCP范式19-20
  • 2.2.3 市场绩效的概念20
  • 2.2.4 市场绩效衡量方法20-22
  • 2.3 市场绩效测度方法22-24
  • 2.3.1 市场绩效研究历程22-23
  • 2.3.2 市场绩效的综合测度23-24
  • 第三章 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4-32
  • 3.1 旅游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24-25
  • 3.1.1 科学性原则24
  • 3.1.2 系统性原则24
  • 3.1.3 综合性原则24
  • 3.1.4 层次性原则24-25
  • 3.1.5 可获得性原则25
  • 3.1.6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5
  • 3.2 旅游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27
  • 3.2.1 盈利能力26-27
  • 3.2.2 偿债能力27
  • 3.2.3 成长能力27
  • 3.2.4 经营能力指标27
  • 3.3 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研究方法27-32
  • 3.3.1 因子分析法概述28
  • 3.3.2 因子分析得数学模型28-29
  • 3.3.3 因子分析法的步骤29-32
  •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研究32-48
  • 4.1 数据来源32
  • 4.2 原始指标的转换32-33
  • 4.3 分析过程33-39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过程33
  • 4.3.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33
  • 4.3.3 相关性分析33-34
  • 4.3.4 变量共同度分析34
  • 4.3.5 因子贡献性分析34-36
  • 4.3.6 提取公共因子36
  • 4.3.7 求解因子得分36-39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39-48
  • 4.4.1 分行业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分析40-41
  • 4.4.2 分地区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分析41-43
  • 4.4.3 旅游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市场绩效分析43-45
  • 4.4.4 旅游产业上市公司(2012-2014)能力因子和综合绩效平均得分情况45-46
  • 4.4.5 旅游产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的总体分析46-48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48-51
  • 5.1 结论48-49
  • 5.2 建议49-50
  • 5.3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慧;朱斌斌;;湖北省旅游服务业与增进就业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2 何金菊;杨定华;;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李永宠;;论旅游服务业[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4 王新祝;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设想──世界级旅游品牌[J];浦东开发;2000年07期

5 唐俊雅;从福州市民对旅游服务业的认知谈本地旅游市场的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8 周娜;;湖南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9 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宋柏松 ,刘荣增 ,张志杰;围绕增强“六个力”促进旅游大发展[J];河南科技;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显;;关于河南“旅游立省”问题之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3 申葆嘉;;“战略与学术”:旅游发展的共同使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志英;叶岱夫;;区域旅游中人地互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宇;刘敏;吴泰岳;谭家伦;刘建国;;通州区京郊旅游发展报告[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6 蒋洪南;;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维;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9 李阳;;后十二运时代,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长沙欲成国内首个现代旅游服务业城市[N];湖南日报;2011年

2 田文杰;我市召开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会议[N];晋中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佳宁;推进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N];承德日报;2012年

4 特派记者 王芬兰;狮城经验助力苏州滨湖旅游服务业[N];苏州日报;2013年

5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形象贸易”,演绎江苏旅游别样天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安阳市旅游局局长 张建国;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实现旅游工作新突破[N];安阳日报;2007年

7 ;借鉴外地经验 强力开发旅游三产服务业[N];洛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李涵颖;做好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工作 努力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乔木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河北红色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助推器”[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苏州旅游从“园林清唱”到“城市合唱”[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碧莎;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的演变、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亚雄;明清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昌茂;旅游影响下和顺侨乡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素梅;产业融合背景下复合型旅游业态竞争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金阳;明代中晚期文士旅游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维超;台儿庄古城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吴挺可;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地产化倾向规划控制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玉亭;试论铜仁市黄道,

本文编号:520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20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