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7:28

  本文关键词: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与承接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是目前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还处于初始阶段,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益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影响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以及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是一个主要制约因素。过去,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各自追求大而全导致了产业自我封闭和同构等问题突出。因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产业转移与承接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并对国内外有关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述评。其次,以“京津冀”地区产业为研究对象,具体的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的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从而分析出京津冀三地目前所处在的工业发展阶段。再次,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工业的区域配置系数,来对该地区的区域分工协作水平进行直观的分析。因为农业的特殊性,发展过程中依赖于这一地区的农田土地,不易发生产业转移。所以国内外关于地区间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着工业以及服务业展开的,本文也不例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主要工业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并结合区位商(LQ)和产业梯度系数(IGC)一起分析,直观的考察京津冀各地在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采用改进后的地区引力模型来对区位及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立足于河北省,展开关于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关键词】:京津冀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与承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目的8
  • 1.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8-9
  • 1.1.4 创新点9
  • 1.2 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9-11
  • 1.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相关理论介绍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
  • 1.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述评11-12
  • 1.4 文章内容框架12-14
  • 2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的区域基础14-24
  • 2.1 区域地域范围介绍14-15
  • 2.2 区域产业转移概念与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15
  • 2.3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5-19
  • 2.3.1 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内部差距过大15-16
  • 2.3.2 京津冀地区存在产业同构,产业互补还未形成16-19
  • 2.4 京津冀地区间产业结构梯度分析19-24
  • 3 京津冀经济圈工业转移类型分析24-31
  • 3.1 京津冀经济圈地区工业发展阶段的判定24-25
  • 3.2 产业梯度层级分析25-31
  • 3.2.1 产业梯度水平的测度原则25
  • 3.2.2 产业梯度水平的测度方法25-26
  • 3.2.3 工业行业梯度系数的计算26-31
  • 4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31-36
  • 4.1 经济一体化对京津冀三地发展的重要意义31-32
  • 4.2 梯度评价的引力模型32-34
  • 4.3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34-36
  • 4.3.1 自然资源导向型的产业的区位选择34
  • 4.3.2 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区位选择34
  • 4.3.3 基础导向型产业区位选择34-36
  • 5 河北省承接地区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36-40
  • 5.1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36
  • 5.1.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分析36
  • 5.1.2 政策优势36
  • 5.2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36-37
  • 5.2.1 行政壁垒的存在36-37
  • 5.2.2 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37
  • 5.3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分析37-38
  • 5.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提升为国家战略37
  • 5.3.2 产业转移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37-38
  • 5.4 河北省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挑战分析38
  • 5.5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点建议38-40
  • 5.5.1 破除行政障碍38
  • 5.5.2 积极协调进行税收制度改革38-39
  • 5.5.3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4
  • 后记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廷标,崔巍;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的选择[J];决策咨询通讯;2004年05期

2 ;河北射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之箭[J];经济视角(上);2008年07期

3 吴敬华;;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J];城市;2009年12期

4 肖强;;衡水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分析和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0年05期

5 ;“一体化”发展的障碍何在[J];小康(财智);2014年05期

6 陈亦佳;;京津冀一体化:走向风口,但等风来[J];小康(财智);2014年05期

7 吴洁;;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投资商机[J];小康(财智);2014年05期

8 孙山;;京津冀一体化挑战与出路[J];小康;2014年05期

9 羊慧明;;京津冀一体化应慎之又慎[J];企业研究;2014年07期

10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破题?[J];北方经济;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声;高娟;;浅议京津冀一体化实施方略[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玉;;京津冀一体化与廊坊的社会治理[A];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马建章;;“京津冀一体化”重在产业对接与产业[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敬华;;努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三省市社科联发展论坛发言提纲[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态势、重点领域和合作机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刚;田晓静;;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市的产业布局及优化[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孙旭霞;宋红梅;;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考[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8 戈钟庆;武剑;;构建石家庄市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体制机制分析[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9 罗士龙;;在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推动廊坊经济发展[A];主动对接京津与产业高端发展路径研究——第六届沿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会议论文[C];2012年

10 刘成杰;;社会发展改革创新 从改革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机制入手 加强政府协调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A];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杨;京津冀一体化应“提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见习记者 吴建华;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提速[N];华夏时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特约评论员 易鹏;京津冀一体化仍面临挑战[N];现代物流报;2013年

4 乌梦达;京津冀一体化须打破利益樊篱[N];现代物流报;2014年

5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京津冀一体化环境规划怎么做?[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记者 钱宝琦 汤润清 通讯员 肖雅心;海港开发区加速融入京津冀一体化[N];河北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邢梦宇;京津冀一体化 河北发展成关键[N];中国贸易报;2014年

8 王杰;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天津高端产业发展迎机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侠;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要素市场需先行[N];金融时报;2014年

10 本社记者 张倩;京津冀一体化背后的利益博弈[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楼宗元;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赵培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付长江;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功能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母海涛;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唐山产业政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高敬文;天津市金融结构与产业发展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王丽蕊;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刘显杰;天津市工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王鹤楠;京津冀一体化下物流中心外迁对北京市交通影响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任亮;京津冀一体化下金融合作初探[D];兰州大学;2016年

10 李婷婷;“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区域发展及投资机会研究”英译的反思性研究报告[D];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537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37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