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9:23
本文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质量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
【摘要】: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创新的有力驱动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潜力、拉动经济增长、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协调能力低下、“城市病”等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亟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础支撑。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衡量维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何影响?这种影响产生了多大的区域性差异?从这两个维度来深入考察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视角,首先,考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区域性问题,主要考察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区域差距。再次,从聚集-扩散效应以及增长极相关视角论证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城镇化发展影响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来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影响及其区域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相对而言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进城镇化发展,还通过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间接促进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距,具体而言对城镇化水平的间接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直接作用只对东部地区表现显著。最后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视角,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协调搭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政策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质量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1;F1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导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相关文献综述12-16
- 1.2.1 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12-13
- 1.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镇化水平影响研究13-14
- 1.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研究14-15
- 1.2.4 研究现状评述15-16
- 1.3 论文结构、方法和不足16-18
- 1.3.1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6-17
- 1.3.2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17-18
- 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18-23
-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18-19
- 2.1.1 区位理论18-19
- 2.1.2 二元经济理论19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理论19-20
- 2.2.1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19
- 2.2.2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19-20
- 2.2.3 霍夫曼理论20
- 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20-23
- 2.3.1 聚集—扩散效应20-21
- 2.3.2 增长极理论21-23
- 3. 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区域性问题23-33
- 3.1 城镇化发展中的区域性问题23-27
- 3.1.1 城镇化水平现状23-25
- 3.1.2 城镇化质量现状25-27
- 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区域性问题27-33
- 3.2.1 三次产业比重28-30
- 3.2.2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30-33
-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33-40
- 4.1 模型构建33-35
- 4.1.1 计量模型的设定和估计方法33
- 4.1.2 变量和数据说明33-34
- 4.1.3 模型适用性检验34-35
- 4.2 实证结果分析35-40
- 4.2.1 全国面板模型回归分析36-37
- 4.2.2 分地区面板模型回归分析37-40
- 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40-44
- 5.1 指标选择及模型设定40-41
- 5.1.1 计量模型的设定和估计方法40
- 5.1.2 变量和数据说明40-41
- 5.2 实证结果分析41-44
- 5.2.1 模型适用性检验41-42
- 5.2.2 分地区面板模型回归分析42-44
- 6. 结论和建议44-47
- 6.1 结论44
- 6.2 建议44-46
- 6.3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46-47
- 主要参考文献47-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J];财经研究;2016年01期
2 纪明;杜聪聪;;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31期
4 王朝才;;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18期
5 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6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7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李飞;;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8 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9 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年08期
10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7期
,本文编号:590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9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