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3年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钱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第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释放出来。这部分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进入到城市之中,进入到第二、三产业之中,从事着非农产业的生产劳动,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农民工。从1978年开始,农民工的数量就开始逐年增加:从当年的2192万增加到2012年末的26261万,增长了11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究竟产生了多大的贡献,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却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研究农民工的数量与我国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间的长期关系,并且就农民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测算。另外,尝试着从工资差异,社会保障缺失这两个方面对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隐性贡献进行估算。深入的研究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农民工。对我们合理地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都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思路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农民工的概念,并整理总结了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三章探究了我国农民工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介绍了农民工当前的规模,分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从两个方面着手就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第一,对农民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二,测算了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中所做出的贡献。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98%。第五章研究了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隐性贡献,并且对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在工资收入,社会保障方面进行对比,估算出农民工的福利损失程度,指出农民工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政府财政的节约做出重大的牺牲。第六章是政策建议和总结,本章就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存量,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且总结全文。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本文利用了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农民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是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采用了岭回归的估计方法,较好的区分了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对于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程度。二是本文从工资和社会保障这两方面入手,研究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之间的差距,并且估算了农民工遭受的损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323.6;F12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2 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3 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4 周亦乔;关于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强,何晓斌;试析我国农民收入状况[J];经济学动态;2002年09期
6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7年05期
7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8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年03期
9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思考与政策选择——来自江苏、吉林、辽宁的调查[J];中国劳动;2004年10期
10 郭涛;宋德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J];南方经济;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战礼;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及其贡献变化率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郭四代;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玲;李东;;SPS措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魏下海;;论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投资[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6期
3 方双龙;;我国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4 秦华;何琼;;以农民增收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徐小怡;我国农村·农民贫困根源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6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和芳芳;史向军;;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再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8 晁金典;刘桂英;张淑琴;;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9 邱峰;习萍;晁金典;;整合农民工服务资源构建和谐就业环境再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10 赵排风;;郑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效顺;曲福田;张绍良;公云龙;李晶晶;;我国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及其验证——以徐州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卢向虎;;中国农村劳动力短期流动现象的一个理论解释——基于托达罗城乡迁移经济行为模型的修正[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宋圭武;;对人民公社低效率原因的分析与思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铭来;曹燕;;我国机动车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6 朱传冲;;重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顾剑华;;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问题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玉江;邸加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研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翟风;转型期农民工失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杨晓倩;基于银行资产组合理论的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郭欢;中小板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洪景玉;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基于湖南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教;;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辨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陈清华,樊瑛,方福康;Denison因素分析法和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于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5 徐耀群,张磊,郝瑛;管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与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5期
6 程地卫;优化发电能源结构的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8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9 薛宏雨;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10 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卫玲 郭俊华;[N];光明日报;2004年
2 袁志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鸣;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俊;生产理论及生产函数的估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武治国;转轨中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4 卞玉娟;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周哲;吉林省水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艳平;蔡玉文;刘达;;江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2 刘涛;胡玫;;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年03期
3 闫淑敏,秦江萍;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4 俞立平;;基于Panel Data的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年12期
5 何伟;夏莘栋;;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邓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郑杰;丰明;;科技进步对丹东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冒小栋;;运用投入产出技术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统计与决策;2006年14期
9 田成诗;;地区劳动力投入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孟昊;;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林岩;;我国教育投资、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朱小丽;黄秀清;;无线电频谱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春奎;;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泰岩;于春晖;;经济增长新阶段中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战略[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张炜;;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与估算[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贾燕兵;;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喜云;;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许晶华;;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师萍;;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10 陈喜;;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富斌;[N];陕西日报;2003年
2 记者 温宪 马小宁;[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伟锋 杨惠晴 刘晓晨;[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郝丽萍;[N];深圳商报;2002年
6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经商室;[N];中国贸易报;2006年
7 雷敏;[N];中国贸易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任震宇;[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9 孙增刚;[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本报编委 周健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小红;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7年
5 何伟;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秀新;自主技术标准化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金玮;西部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林勇;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论[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海燕;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晓红;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杰;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吕彬彬;劳动力转移与中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东子;卫生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和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剑;银行、股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陈用芳;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职业教育[D];厦门大学;2007年
8 纪淑萍;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琳君;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庞吉芬;青岛市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9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