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产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特征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产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特征
【摘要】:以2012年重庆市139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借鉴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Czamanski法,共辨识出20个产业集群,并利用局部空间统计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局部空间的自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庆市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特征。结果显示:1)不同产业集群的空间局部自相关度存在明显差异,纺织服装业集群最低(自相关系数M值为0.1221),局部相关性和空间邻近不明显;而都市型工业(M值为0.399 4)、交通设备制造业(M值为0.424 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M值为0.419 2)、汽车及其设备制造业(M值为0.466 9)等4个核心制造业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度较高,在重庆市具备独特优势。2)重庆市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主要集聚在主城区和近郊县域,并向外部区域延伸;同时,产业集群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区域布局和功能重叠等问题,这些因素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产业特色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投入—产出表 空间特征 重庆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01133)
【分类号】:F121.3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之一,并成为世界上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根据Porter的定义,产业集群一般是指一组处于特定产业领域,在地理上相互邻近,且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而彼此关联的公司和相关机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东前;黄晶;马蓓蓓;康亚丽;;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区模式研究[J];地理学报;2014年04期
2 吕岩威;孙慧;;基于离差最大化和聚类分析的新疆产业集群识别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3 孙铁山;卢明华;李国平;;全国基准产业集群识别及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4 王发明;;产业集群的识别界定——集群度[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5 李广志;李同升;孙文文;王武科;;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分析——基于陕西省产业集群的研究[J];人文地理;2007年06期
6 贺灿飞;潘峰华;孙蕾;;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7 马骊;;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8 楚波;金凤君;;产业集群辨识方法综述[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9 潘峰华;;产业集群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10 贺灿飞;潘峰华;;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军;刘春霞;;重庆市产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特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2 赵委托;黄亚林;喻晶琪;程胜高;刘超;;中国省域环境污染事故的时空热点模式及演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欧阳鹏;卢庆强;汪淳;张樝;王鹏;;乌镇3.0: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小城镇规划思路探讨[J];规划师;2016年04期
4 贺玮;;西部十二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年05期
5 刘贤贤;刘满芝;冯倩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演变[J];消费经济;2016年01期
6 刘辉煌;汤玲;;低碳约束对产业集聚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国内省际面板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5期
7 史坤博;杨永春;白硕;杨欣傲;;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2016年01期
8 李佳m:;张文忠;李业锦;杨勋凤;余建辉;;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6年01期
9 刘友金;曾小明;;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与集聚差异——基于EDSA和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01期
10 王士轩;孙慧;朱俏俏;;基于区位熵和RIS模型的资源产业集群识别与检验——以新疆为例[J];生态经济;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艳华;李华;;区域制造业集群的结构特征与发展策略——基于广东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2 陈彦光;;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3 张会新;杜跃平;白嘉;;陕北资源产业集群的区位熵和RIS模型分析[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4 王艳妮;谢金梅;郭祥;;ArcGIS中的地统计克里格插值法及其应用[J];软件导刊;2008年12期
5 兰肇华;杨青;严昌宇;;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6 刘彬;;江苏省产业集群的识别与判定[J];商业时代;2008年09期
7 张华;贺灿飞;;区位通达性与在京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8 楚波;梁进社;;基于OPM模型的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的影响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9 傅才武;;中国近现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生成——以汉口为中心的研究[J];文艺研究;2007年06期
10 鄢小莉;;关于西安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J];求知;2003年12期
2 买忆媛,聂鸣;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2期
3 周永生,蒋蓉华;运用产业集群原理推进中小企业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3年11期
4 钱平凡;产业集群的重要效应和战略应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87期
5 厉无畏;产业集群内涵与中国培育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路[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朱灏;论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实践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刘继云;;江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1期
8 陈朝宗;产业集群的社会学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唐赤华;关于以品牌为导向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赖慧文;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研究——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调研报告[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友;;产业集群演化中的文化生态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斌;李燕芳;;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述评[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胡志磊;王淼;;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袁其刚;朱启荣;张伟;刘斌;李金萍;荆荣梅;谢仕伟;;加快山东省产业集群科技知识溢出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龚绍东;;“蜂巢型结构”:产业集群生成的原生形态解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原毅军;董琨;;价值链视角的临港产业集群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刘长松;;试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作用——以大唐镇袜业产业集群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张宏;;产业集群培育的路径与政府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婷;长沙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刘清敏 见习记者 马连鹏;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源泉[N];大连日报;2005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钱平凡;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邹建锋;产业集群:政府不要帮倒忙[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产业转移带动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白竞;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8个[N];承德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东文;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成玉;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7年
9 黄树青;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N];承德日报;2007年
10 贾存斗邋吴广仁;市场主角与助推器 产业集群成就核心竞争力[N];中国工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翁智刚;产业集群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赖磊;战略管理视角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荣仲;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爱杰;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会敏;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9 单双;临时性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霍苗;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明;产业集群边界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马腾云;产业集群空间网络布局与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高全顺;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世先;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5 祖旭东;沈阳市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沈松嵩;嵊州市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志强;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赵艳慧;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王树华;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峥;产业集群演变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92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9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