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02 02:25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信息产业 京津冀 产业结构优化 协同发展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中所明确的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相关数据表明,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存在重软轻硬,整体发展强应用弱基础的形态;关键基础环节薄弱,产业链被低端锁定;产业链封闭运行,行业发展空间被缩小;地区间分而不合,区域产业协同效应尚未形成等结构问题。建议京冀合力夯实制造业基础,实现"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发展;京津合作加强核心环节建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津冀错位布局制造业发展方向,努力拓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地合力完善区域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京津冀 产业结构优化 协同发展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1&ZD049)
【分类号】:F426.63
【正文快照】: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中国所确定的未来积极发展的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系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提高中国经济运行质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电子信息产业新动向[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8期

2 赵红梅,王新鹏;“入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信息技术;2001年06期

3 施茅云;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成功举办[J];电子技术;2002年11期

4 ;电子信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2年01期

5 ;电子信息产业1~7月增速达29%[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1期

6 ;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1~10月完成情况[J];印制电路信息;2005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J];今日电子;2005年02期

8 ;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6年12期

9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呈现四个新特点[J];中国信息界;2007年13期

10 ;2008年1~8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集成电路;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有好;电子信息产业新增长点[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记者 林俊禹;增强信心 创新发展 扶持壮大电子信息产业[N];湄洲日报;2008年

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检查中心技术负责人 杨檬;应重视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张自然;电子信息产业新统计结果发布[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IT经济研究所 童有好;民营经济为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活力[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今年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项指标平稳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吴风华;电子信息馆为农村现代化添翼[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概览[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记者 王宝同 通讯员 刘宗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N];蚌埠日报;2010年

10 市政协常委、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 毛鹏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N];黄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忱忱;FDI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刘梦;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艳;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周e,

本文编号:607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607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