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3:12

  本文关键词: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生态学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借鉴产业生态学理论,有利于建构高新技术企业共生体、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产业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理"群落"尚未形成、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突出和产业集群不完善等问题既不符合产业生态学的规律,又极大地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完善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匹配机制,健全以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动态选择机制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协同共生机制。
【作者单位】: 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生态学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F276.44
【正文快照】: 高新技术产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国家或者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必然转向绿色化、循环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钊;李晓娣;;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J];学术交流;2016年08期

2 黄奕信;;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年06期

3 雷勋平;Robin Qiu;;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演化规律及空间布局[J];社会科学家;2015年10期

4 陈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5 李琪;;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6期

6 李绍华;;基于创新型经济视野下的高新区产业布局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年03期

7 杨林;苏昕;;产业生态学视角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0期

8 张文龙;邓伟根;;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年07期

9 李中斌;;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关伟;卢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年12期

2 欧阳筠;;漳州市四大主导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张文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协调度测度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北方经贸;2016年09期

4 钟睿;张捷;;基于“就业—居住”空间视角的产城融合内涵分析——以西宁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04期

5 李元刚;徐忠;;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基于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年07期

6 宋歌;;优化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04期

7 黄奕信;;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年06期

8 韩立民;郭永超;董双林;;开发黄海冷水团 建立国家离岸养殖试验区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6年05期

9 张惠丽;;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分析[J];中国商论;2016年04期

10 李赫;;高科技产业的经济学特点及政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荣;;技术变革视域下的国外劳动关系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刘元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探析[J];国家治理;2016年12期

3 许光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年01期

4 郁鹏;安树伟;;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J];城市;2016年02期

5 高长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厘清的四个认识问题[J];红旗文稿;2016年04期

6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7 谢地;郁秋艳;;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01期

8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12期

9 李佐军;;推进供给侧改革 谨防陷入误区[J];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01期

10 熊勇清;李晓云;黄健柏;;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补贴方向:供给端抑或需求端——以光伏产业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良群,于澎田,杨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观[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2 郝红梅,袁华娟;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2期

3 林文;搭北京台 唱国际戏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燃起京城新亮点[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4期

4 刘嘉珍;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江沪情况的调查[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4期

5 马颂德;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0年05期

6 马颂德;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0年06期

7 杨耀武,杨伟春,杨意青;是一高度,更是一起点——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的评价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0年09期

8 张红;拓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J];经济论坛;2000年21期

9 朱小敏;从上海和西安两地看东西部开放城市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经济师;2000年06期

10 冯广瑞;关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程甸;胡舜;;促进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制创新探析[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本禄;;发挥高校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傅毓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喻德华;靳丽贤;;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李云玲;王士卿;;关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灰领[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6 许统生;陶然;;美、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制度安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7 傅有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集资金的问题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赵海林;;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创新[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肖勤;;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度安排[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南京大学课题组;袁勤俭;;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丽娜;发改委:八方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方育敏;高新技术产业:亮点迭现[N];浙江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彭华 通讯员 孙海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快马加鞭[N];东营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陈江;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N];广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柯士雨;贵州高新技术产业驶上“快车道”[N];贵阳日报;2007年

7 黄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设创新型湖南[N];湖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华芬;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N];黄石日报;2006年

9 张春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速[N];黄石日报;2007年

10 胡志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俊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陈大雄;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与发展研究——兼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中南大学;2004年

5 卢焱群;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韩立华;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利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徐嘉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颖;基于社会资本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成长[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田园;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郭川;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方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刘,

本文编号:625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625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