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济南都市圈 地级城市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TOPSIS
【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把发展旅游产业放在重要地位,利用旅游产业促消费、转结构、促增长的作用实现本区域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区域间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现象。济南都市圈北部有京津冀城市群,东部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南部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激烈的旅游竞争。旅游产业“竞争力”反映的是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它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取决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反映的是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和未来的优势。如今,全域旅游成为新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模式,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内涵与全域旅游相互契合。济南都市圈各城市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其未来后续发展能力以及优势,帮助该地区各个城市找到旅游产业优势与劣势,在激烈的区域旅游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文章在对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为研究对象,构建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意见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实证分析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并提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限制性或促进性因素,提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对策。文章主要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创新进行了介绍;第2部分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第3部分介绍和对比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内涵,介绍文章的理论基础;第4部分在介绍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旅游产业后向支持潜力、旅游产业前向拉动潜力和旅游产业基础保障潜力三大潜力的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意见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介绍研究方法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第5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在收集和整理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济南都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提出限制性或促进性因素。第6部分从各地级城市和整个区域两个方面提出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第7部分是文章的研究结论及不足,提出研究展望。文章的结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济南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各地级城市提升对策。主要根据7个地级城市在旅游产业后向支持潜力、旅游产业前向拉动潜力、旅游产业基础保障潜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优势与劣势因素,从综合潜力和具体潜力两个层级,提出7个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对策。第二,济南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整体提升对策。通过对7个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提出济南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整体提升对策,主要是各地级城市要找准定位,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城市之间互相补充、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采取多种措施刺激旅游需求;加强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济南都市圈 地级城市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TOPSI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绪论13-19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5
- 0.1.1 研究背景13-14
- 0.1.2 研究意义14-15
-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0.2.1 研究思路15
- 0.2.2 研究方法15-16
- 0.3 研究内容与框架16-17
- 0.3.1 研究内容16-17
- 0.3.2 研究框架17
- 0.4 研究创新17-19
- 1 文献综述19-25
- 1.1 旅游产业竞争力文献综述19-21
- 1.2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文献综述21-23
- 1.3 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潜力”文献评述23-25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5-28
- 2.1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相关概念25
- 2.1.1 旅游产业竞争力25
- 2.1.2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25
- 2.2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理论基础25-28
- 2.2.1 竞争理论25-26
- 2.2.2 旅游系统论26
- 2.2.3 旅游协同理论26-27
-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27-28
- 3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与方法28-40
- 3.1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28-30
- 3.2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0-36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0-31
- 3.2.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31-36
- 3.3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36-37
- 3.3.1 专家意见法36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36-37
- 3.4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方法37-40
- 3.4.1 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简介38
- 3.4.2 TOPSIS法具体步骤38-40
- 4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实证研究40-59
- 4.1 数据来源和实证处理40-50
- 4.1.1 数据来源40
- 4.1.2 数据实证处理40-50
- 4.2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50-59
- 4.2.1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项评价50-54
- 4.2.2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54-59
- 5 济南都市圈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对策59-63
- 5.1 济南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各地级城市提升对策59-61
- 5.2 济南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整体提升对策61-63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63-65
- 6.1 研究结论及不足63-64
- 6.1.1 研究结论63
- 6.1.2 研究不足63-64
- 6.2 研究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81
- 致谢81-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秀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赵建强;翁钢民;;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问题分析与培育方案[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3 李凤霞;曹艳英;王栋;;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范式及提升机制研究[J];山东经济;2010年05期
4 刘名俭;唐静;;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5 刘晓琳;;从培育产业素质谈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商贸;2011年08期
6 韩丽群;;以历史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J];中国商贸;2011年31期
7 赵蕾;;提升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学理论;2012年16期
8 张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2年08期
9 王晓东;李珊;;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基于贵州实证[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王慧玲;温艳玲;;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弘;王惠莹;刘正伟;赵轩维;;沈阳市旅游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资源转型期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文君;;对广州科技旅游发展一些问题的探讨[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论“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调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胡宇娜;曹艳英;李凤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王乾亮;;威海旅游品牌化发展的对策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7 崔晶;徐淑梅;;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虹;;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几点思考[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熊琼;崔黎波;;旅游贸易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10 高蓉;李长青;;首都经济圈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分析及可行性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成刚 记者 邱环 何均洪;高县着力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N];宜宾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叶其军;全州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阿坝日报;2007年
3 白恩培;扎实推进旅游“二次创业” 努力开创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N];云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尹瑶;今年5月底前我市建成“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N];乐山日报;2011年
5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省为契机 努力提升四川旅游发展品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青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N];青岛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群;一季度旅游“揽金”同比增两成[N];安徽日报;2013年
8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博士后 李想;旅游产业期待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记者 瞿玲;全面提升黄冈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N];黄冈日报;2013年
10 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河南加快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李莉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李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秀娟;旅游目的地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沈莹;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勇;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张建涛;辽宁省市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苗峻瑜;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范艳霞;基于竞合理论的邛崃市旅游市场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图尔荪古丽·米吉提;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宋晓雨;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雪峰;新疆阜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尚莹;跨行政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朱亚辉;常熟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陈碧松;探索休闲生活新思维,搭建旅游产业新平台[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1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67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