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摘要】:【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GL00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JJ012) 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发展研究中心横向项目(ZS201606001)
【分类号】:F321
【正文快照】: 0 胃 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现象,随着大量农业劳动力逐步流向城市,一方面农村家庭收入中农业经济收入所占 【研究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 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生产逐渐被忽视,抛荒、轻农等现象较普遍,给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阻力;另一方面,全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世友;王进;陈伯森;程翔;;利用区位商确定南通市优势农产品[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35期
2 黄新建;万科;;基于区位商法的江西省现代农业比较优势与产业布局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3期
3 董谦;王军;何玲;;保定市基地型农业区位商分析及对接京津的策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董承良;;农业区位商与涉农信贷区域配置[J];江汉论坛;2014年04期
5 潘泽江;胡振虎;;湖北省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的规划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年03期
6 潘泽江;胡振虎;;湖北省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的规划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08期
7 索罗丹;肖斌;马小雪;闫列娟;杨玉杰;刘长海;;基于区位商与SWOT分析陕西茶产业的集群发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罗国亮;;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地区增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5期
9 王玉芳;江雪;;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J];林业经济问题;2012年06期
10 宋燕平;王艳荣;;茶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茶叶科学;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思;黑龙江垦区林业次级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1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67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