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倒U型”曲线
【摘要】:在梳理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四个研究假说。利用中国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改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符合"倒U型"曲线;产业集聚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环境污染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则影响产业集聚改善环境污染"拐点"的位置。沿海大部分省份跨越了产业集聚改善环境污染的"门槛值",而内陆地区则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
【作者单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绍兴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倒U型”曲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58)
【分类号】:X22;F121.3;F273.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3年的2 043.9万吨下降到1 974.4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由2013年的2 352.7万吨下降到2 294.6万吨。1尽管污染排放总量有所遏制,但环保总体情况仍不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被监测的城市中只有较少的城市符合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实践和思考[J];江苏冶金;2002年03期
2 许海,王中正;依靠科技创新 推进“三零工程”[J];煤矿现代化;2002年05期
3 姜建军;王彩霞;;依靠科技创新打造节约型企业[J];中国设备工程;2006年02期
4 张忠健;;坚持科技创新 打造强势企业[J];中国钨业;2007年01期
5 李俊;;依靠科技创新 建设国际化能源企业[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6 彭敬梅;;完善制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9期
7 马长友;董凤波;;依靠技术进步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2期
8 王瑞江;丰成友;;论找矿突破中的科技引领作用[J];地质通报;2013年04期
9 王成芬;;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继光;姚建军;;如何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以宁夏宝塔石化集团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景珍;;论图书馆对促进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李小京;;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许咏诗;刘菊美;刘勇强;林兆彬;朱启宗;;再接再厉攀新高 多策并举促合作——泰兴产学研合作的调查与思考[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海平;;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初探[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黎秋华;;科技创新与绿色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于桂菊;黄永军;;以科技创新促海事测绘快速发展[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单杨;;依靠科技创新 发展柑橘工业[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8 王云飞;;巧手撒春雨 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倪战鹰;;浅谈科技创新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10 王玉林;;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海事测绘发展[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姚明芳;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道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2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81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