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6 20:17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重心问题分析及其研究现状
    重心的概念源于力学,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1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总有些特定的空间区域上的经济活动相对周围地区处于较重要地位,构成了所考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重心。重心是研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空间位置变动的1个分析工具。由于空间经济发展总量水平不断变动,经济重心、产业重心就会随之发生移动,重心是在动态地权衡了各个地区作用力大小以后表现为向作用力大的方向移动,移动的方向即为变量空间格局变化的方向。
    力学中重心是力矩最小的点。总力矩S=,要使S最小,则S[,min]应满足:,由于此式无解析解,需用以下迭代公式求解[2]:
   
    假设1个区域由n个次级区域(或称为质点)P构成,第i 个次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理坐标为(x[,i],y[,i]),M[,i]为i次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或称为质量)。求其重心,设重心在Q处。对于1个拥有若干个次级行政区域的国家,计算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是借助各次级行政区的某种属性和地理坐标来表达。
    当R[,i]∞时,说明第i个地区与全国经济重心的空间距离越远,越处在与经济重心偏离的地区,甚至为边缘地区。当某种属性的重心随着时间变化出现移动时,移动方向就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非均衡程度。对此可采用欧氏距离公式来计算。设各次区域中心城市P(x[,i],y[,i])到重心Q的距离为R[,i],根据欧氏距离公式可得:
   
    当Ri0时,说明第i个地区与全国经济重心的空间距离越近,越处在与经济重心接近的地区。当R[,i]=0时,第i个地区为全国经济重心。
    这不仅可以了解在1定时期大尺度范围内我国经济重心和产业重心的变化轨迹,也可以了解同期某1个具体地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变动中的偏离程度,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不同地区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时空变化特征。
    应用重心的概念对人口重心的研究较多。1874年美国学者弗·沃尔克提出人口重心的概念,随后研究了美国西部开发和阳光地带崛起引起美国人口重心的变化情况。我国人口重心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义俊[3] 研究了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1912—1978年),揭示了中国现代人口的变化概况;张善余[4] 探讨了我国人口重心分布情况;温军等[5] 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口迁移、民族等因素分析甘肃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的原因;郑连斌等[6] 分析内蒙古人口重心移动的原因,并对其移动方向和速度进行预测;袁祖亮等[7] 研究近两千年来河南人口重心移动;赵军等[8] 探讨GIS在人口重心迁移中的应用;刘德钦等[9] 应用人口重心研究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相关性。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空间上多种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重心问题进行研究。樊杰等[10] 率先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重心的变动;台湾学者黄金树研究了中国内地经济重心与空间发展状况;包玉海等[11] 对内蒙古耕地重心驱动因子进行分析,认为包括社会历史、自然、政策以及经济利益等驱动因子。此外,周民良[12] 研究中国经济重心与区域经济发展,徐建华等[13] 对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演变进行对比分析,陈希华[2] 研究了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乔家君等[14] 对近50a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做了初步分析。 近年来重心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存在不足。1是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研究较少;2是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多为定性的简单探讨,有说服力的研究进展甚微。本文将重心引入产业与经济中进行研究,在解释产业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方面做实证研究,并探讨经济、投资、人口变量对产业重心的影响关系,在重心移动原因解释方面得到颇具说服力的结论。
        2 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计算我国的经济重心和产业重心时,笔者以各省会城市所在地坐标作为各省重心(在研究期间省会城市地理坐标保持不变),许多省、区都有两个以上主要城市,如广州与深圳、哈尔滨与大庆以及济南、青岛与烟台,通常重心应处于这些主要城市之间,但由于省以下的经济数据不易取得,且大多数情况下,省级重心都靠近省会城市,因而这种代用是可行的[10,12]。基于此,对于4川省,1996 年前笔者以成都作为其重心,之后分为成都市、重庆市。在指标的选取上,采用了各省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重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重心)、年末总人口数(人口重心)、第1产业产值(第1产业重心)、第2产业产值(第2产业重心)、第3产业产值(第3产业重心)作为总量指标[15]。本文的计算范围是我国内地和海南省,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2.1 经济重心与投资、人口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1)由图1可知,我国经济重心整体走势有明显的经度增加、 纬度减少趋势。1978—1987年经济重心变动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说明东西部经济差距在扩大,南北不均衡性加剧;1988—1991年经济重心表现为经度减少、纬度减少,说明东西部差距有所收敛,南北不均衡性没有改善;1992—1996年经济重心表现为经度急剧增加、纬度急剧减少,说明东西部差距及南北不均衡性急剧扩大;1997—2003年经济重心表现为经度微弱减少、纬度增加,表明东西差距、南北不均衡性稍有改善。
   
    图1 1978—2003年经济重心与投资重心、人口重心演变路径
    Fig.1 Shiftroute of gravity center of the GDP, investment and population from 1978 to 2003
    (2)我国投资重心大致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经度减少、纬度增加→经度增加、纬度增加的空间演变路径。1978—1995年投资重心走势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表明东南方向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及规模上超过了西北方向,这与我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应;1996—2000年投资重心走势为经度减少、纬度增加,与我国经济重心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减缓相对应;2001年后投资重心走势为经度增加、纬度增加,说明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的增加,东北对经济重心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重心有向东北移动的趋势。$False$
    (3)我国人口重心大致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经度减少、纬度减少→经度增加、纬度减少→经度减少、纬度增加的空间移动轨迹。1978—1984年人口重心走势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1985—1998年1直是经度减少、纬度减少(除1989年经度增加、纬度增加);1999—2000年表现为经度增加、纬度减少;2001—2003年为经度减少、纬度增加。结合我国大地原点①,在整体空间上,我国经济、投资以及人口重心位置均不同程度地朝东南方向偏移,并且偏移趋势在加强,虽然近几年偏移趋势有所收敛或回归,但远未达到改革开放前的水平。因此,我国东西差距、南北不均衡的情况将在1定时期存在。
    2.2 第1产业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由图2可知,1978年以来第1产业重心演变路径呈不规律性,但具有1种回归趋势。1978—1988年重心在北纬32.4°~32.6°,东经113.75°~114°范围移动(除1983年、1984年外);1994—2002年重心重新回到北纬32.4°—32.6°,东经113.8°—114°。但是第1产业重心的年际差异较大,整体规律性不明显。第1产业重心演变路径的不规律性是由我国第1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我国第1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控制协调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影响第1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导致第1产业重心分布的无规律性,也正是由于这种无规律性和我国第1产业政策的作用,使得从长期看,第1产业重心呈现1种回归趋势[1]。
   
    图2 1978—2003年第1产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Fig.2 Shift route of gravity center of the first industry from 1978 to 2003
    2.3 第2产业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由图3可知,第2产业重心整体走势为经度减少、纬度减少。1978—1991 年第2产业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1992—1998年重心向正南方向移动;1999—2003年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不同于“东北”)移动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第2产业的东西、南北差距没有改善,但其规律性较第1和第3产业明显。第2产业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原因在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2产业政策倾斜,西南部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90年代向正南方向移动主要得益于南昆铁路、西南大动脉建设的带动效应,此后向东北方向移动是由于投资政策的转移以及东北、华北1些老工业基地的重新崛起[12]。
   
    图3 1978—2003年第2产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Fig.3 Shift route of gravity center of the second industry from 1978 to 2003
    2.4 第3产业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由图4可知,第3产业重心呈现显著向东南方向移动趋势。1978—1989 年第3产业重心变化相对缓慢;1993—1999年重心1直向东南方向(即经度增加、纬度减少)移动,且年际变化较大,趋势明显;2000—2003年重心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明显向低纬度移动,最近3年1直向正东方向移动。第3产业重心移动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第3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比重大幅上升。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结构还不完善,第3产业发展较慢,所占比重较小。本世纪第3产业重心东移趋势更加明显,这与我国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关,同时与第3产业本身特点及发展条件密切相关[1,12]。
   
    图4 1978—2003年第3产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Fig.4 Shift route of gravity center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from 1978 to 2003
    2.5 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的对比分析
    为更准确地说明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之间的空间联系,笔者消除了距离杠杆效应,即将各省属性值除以各省与大地原点之间的距离[2],消除杠杆效应后能够更准确地分析重心之间的关系。
    在经度方向(东西方向)上(图5), 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均呈现向高经度方向移动趋势,表明我国东西部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差距在加剧。第1产业虽然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但经济重心在1定程度上拉动第1产业重心向高经度移动。第2产业也表现出受经济重心拉动的趋势。投资重心围绕经济重心和第3产业重心波动,且波动范围在第1、第2产业重心之间。人口重心向低经度方向移动,且波动相对平稳。
   
    图5 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在经度上演变轨迹对比
    Fig.5 Longitudinal shift routes of the gravity centers of industry, GDP, investment and population
    在纬度方向(南北方向)上(图6),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均向同1方向收敛。从整体来看,1995年前收敛速度较快,1995年后相对缓慢,说明我国稳定经济的能力在加强,南北差距扩大速度得到了减缓,但扩大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善。此外,第2产业重心收敛最快,第3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收敛速度相当,第1产业重心最慢。从路径分析和经纬度对比可知,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究竟是什么引起重心的移动呢?笔者以产业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图6 产业重心与经济、投资、人口重心在纬度上的演变轨迹对比
    Fig.6 Latitudinal shift routes of the gravity centers of industry, GDP, investment and population
        3 我国产业重心移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如果将重心视为产业空间布局位置变动的1个分析工具,由于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变动,产业重心也随之移动,移动的方向就是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方向。此外,从重心公式看,决定重心的因素来自各相关点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值。在研究阶段假设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变,直接影响产业重心的是产业产值(产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当某地区产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大且增长快,产业重心就会向该地区移动,则指示这1空间布局的不均衡分布,或称“重心偏离”。偏离方向指示“高密度”增长部位,偏离距离指示不均衡程度。相反,若产业重心向某方向移动,则表明在该方向上产业产值发展速度更快,产业实力增强更多。如果产业增长是可持续的,各地发展又是不均衡的,则产业重心永远处于1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产业产值大小、增长速度及方差影响产业重心的移动。 对应于产业产值增大(或减小)、增长速度增大(或减小)、方差增大(或减小),产业重心移动存在3种情况:产业重心坐标增大(或减小)(同向关系), 产业重心坐标减小(或增大)(异向关系),产业重心坐标未呈显著变化。据此构造如下计量模型:
    产业重心变动模型1:
   
    式中:i=1、2、3,分别表示第1、2、3产业;long[,i]、lat[,i]分别表示第i产业重心经、纬度坐标;SUM[,i]、SP[,i]、VAR[,i]分别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方差。其中,,n为次级行政区域数,μ[,i1]、μ[,i2]为模型随机扰动项。通过Eviews软件[16] 得到回归结果(表1)。
    表1  产业重心与产业产值大小、增长速度、方差之间的关系
    Table 1 Relations between the gravity centers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total amount, increasing speed and variance of its yield 重心类型   α[,i0]、β[,i0]   α[,i1]、β[,i1]   α[,i2]、β[,i2]   α[,i3]、β[,i3]   R[2]、[,2]
第   经度    4.775569         -0.017391**        0.000302           0.009204**         0.84379、
1           (189.7550)       (-2.476913)        (1.338933)&n

[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下一篇:澜沧江流域地理信息处理与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推荐

  摘要: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关键词:三坐标;位置度;方法

  一、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

  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点击位置度图标。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编辑窗口中只会出现在编辑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点击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二、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注意事项

  2.1 评价位置度的基准元素选择和建立坐标系的元素选择有相似之处,都要用平面或轴线作为A基准,用投影于第一个坐标平面的线作为B基准,用坐标系原点作为C基准。如果这些元素不存在,可以用构造功能套用、生成这些元素。

  2.2 对位置度公差的理解。如位置度公差值t前加注φ,表示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内的区域,圆心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和B的理论值确定。(如图3)

  如位置度公差值前加注Sφ,表示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球内的区域,球心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B和C的理论值确定。(如图4)

  2.3 对于深度小于5mm的孔,可以直接计算测量其位置度。对于深度大于5mm的孔,必须采用先测量圆柱,然后与上、下端面求相交,再对交点求位置度的方法来控制测量误差,上、下端面一般是指整个孔的两端面。或者尽量取靠近两端面孔的截面位置,如果仅测量一个截面,求其位置度是不能保证此孔在整个长度范围上所有截面的位置度都合格的。因为交点是圆柱轴线与两端平面相交得到,不管轴线方向往哪个方向倾斜,如果两端交点位置度合格,中间各截面的位置度也应该是合格的。

  2.4 对于有延伸公差带要求的,评价时要包含延伸的长度。

  2.5 在位置度公差设置时,有时会出现[M] [L] 图标,它们的含义各不相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度公差之间的相互补偿。

  ①孔的最小实体位置度公差。

  它的含义是计算位置度时,要遵守最小实体状态原则,并按最小实体要求输出其位置度误差值,如上所示φ14的孔,当其实测值小于φ14,例如为φ13.9时,孔的最小实体位置度公差补偿值=13.9-14。

  它输出的位置度公差值=|13.9-14|+φ0.5。

  ②孔的最小实体位置度公差(以孔为基准)。

  它的含义与①相同,与①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基准是规定的孔,即要先测量基准孔,再测量被测孔,软件自动计算出包含最小实体要求的位置度误差值。

  ③孔的最大实体位置度公差。

  它的含义是计算位置度时,要遵守最大实体状态原则,并按最大实体要求输出其位置度误差值。如上所示φ14的孔做到φ14.1时,孔的最大实体位置度公差补偿值=14.1-14,它输出的位置度公差值=(14.1-14)+φ0.5。

  ④孔的最大实体位置度公差(以孔为基准)。

  它的含义与③相同,与③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基准是规定的孔,即用三坐标测量时要先测量基准孔,再测量被测孔,软件自动计算出包含最大实体要求的位置度误差值。

  2.6 基准的选择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顺序不同,评价出来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位置度的检测时要按照图纸标注的要求设置选择,但是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不一定考虑到测量的问题,因此有时图纸会给测量人员带来很大的误解和麻烦,我们不见得非要按照图纸不合理的标注来搞很复杂的测量,可以及时和厂家设计员沟通,更好地理解产品的要求,简单准确地做好检测工作。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河北省乡土树种资源浅析
下一篇:抓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相关推荐

  摘要:河北省野生和长期栽培的乡土树种有89科,245属,799种和199个变种与类型,只有部分落叶阔叶树种应用于园林绿化,大部分乡土树种资源未得到广泛应用。为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应通过适地适树方法提高和推广乡土树种的应用。

  关键词:河北;适地适树;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者已引种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是区域性的宝贵生物资源[1]。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高、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观赏性高等特点。乡土树种用于园林绿化可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当前许多地方绿化效果雷同的现象,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绿化树种。

  一、河北省乡土树种园林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1.1 河北省乡土树种园林应用的现状

  目前,由于对绿化树种的应用缺乏正确认识,河北省的园林绿化状况发生了变化,乡土植物逐渐由外来树种代替,原有的城市绿化特色逐渐消失。大多数优良乡土观赏树种及优良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未得到广泛开发及应用。河北省野生和长期栽培的乡土树种有89科,245属,799种和199个变种与类型[2],但是只有少部分落叶阔叶树种被应用于园林绿化,例如:据邯郸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应用调查表明,邯郸市应用园林绿化树种54科、130属、300种,其中,乡土树种应用的科、属、种分别占邯郸市应用树种的51.9%、46.2%和25.0%[3]。

  1.2 河北省乡土树种园林应用存在的问题

  1.2.1 乡土树种的规模化研究较少

  目前,乡土树种的规模化研究都存在滞后的问题,许多园林设计人员对乡土树种资源极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在规划设计中很少应用。同时,相关学科领域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大,乡土树种产业化开发程度低,市场狭小[4]。

  1.2.2 大量引进外来树种制约了乡土树种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绿化也越来越重视。在城市绿化中出现了某些流行趋势,出现了跟风现象,诸如草坪热、大树热、色块热、南方树种热[5]等。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绿化状况发生了变化,乡土植物逐渐由外来树种代替,原有的城市绿化特色逐渐消失。

  二、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建议

  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应该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园林建设功能需要及用途进行规划,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就是绿化树种特性和绿化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适地适树体现了树种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邢台市襄都路上的高杆女贞和红叶石楠,在南方它们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在邢台普通年份加上保护措施也能过冬,但遇到了2009年的极端天气,它们几乎全军覆没,造成很大损失。同样在邢台市有的小气候条件下,同样是2009年,它们也能生长良好。因此在绿化之前充分分析绿化地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特性,把符合绿化目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乡土树种确定为主要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是非常重要的。

  2.1 加大乡土树种的宣传和研究推广力度

  加大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推广应用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增强自我营销功能[6]。目前,各地建筑趋同,道路趋同,街景趋同,园林趋同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竭力模仿,甚至照抄外地模式是普遍现象,从而导致城市特色快速消退,特色城镇越来越少。邢台有几条街行道树是苦楝,每到初夏,满街是淡淡的苦楝花香。闻着花香,感到生活是那么恬静和安逸。我们的杜梨,也是很好的乡土树种,春天满树繁花,淡淡的香气,秋季一树红叶,为什么我们的园林绿化中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研究,没有优选它们中的优良品系与单株。

  2.2 立法上制定乡土树种应用法规

  把乡土树种的应用,按区域划分,分别制定出不同区域乡土园林树种,乡土地被植物应用比例等硬性指标,在评选园林城市,园林单位,园林住宅区时,乡土树种达不到一定比例,不授予园林城市,园林单位等相关称号等措施。

  2.3 重视并加强乡土园林苗圃建设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固然重要,但目前现有的、可利用的优良乡土树种苗源规模小、数量少,无法满足绿化所需苗木的大量需求,因此急需扶持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基地,选出既耐修剪又适于大量繁殖、观赏效果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适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并且加强对新品种选育和改良,同时要跟踪市场信息,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树种,也可与国际苗木市场接轨,变进口为出口。因此,在提高苗木质量、数量的同时,积极协同园林植物科研所、植物园等有关单位开展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城市园林植物提供必要的苗木来源[7]。这样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将在乡土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同时促进苗木生产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形成了乡土树种从生产到应用程序的良性循环。

  2.4 从规划设计上把关,加强乡土树种的应用

  对风景区、城市广场、行道树、公园等重大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设立完善的审批程序,且通过立法明确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使绿化效果充分发挥其适应性好,生命力强,养护管理成本低的最大优势,亦充分显示出其地方特色。

  总之,中国正处于城市建设、城市绿化和城市发展高度配合快速发展的高峰期,不管对短期利益而言还是出于长远考虑,树种美化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养先.浅谈乡土树种的优势[J].防护林科技,2005(9):68-69.

  [2]董军生.河北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建议[J].河北林业,2012(8).

  [3]冀亚伟,,张涛,段大娟,等.乡土树种在邯郸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83-4084,4088.

  [4]赵国亮.浅谈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10(39):59-61.

  [5]熊祚元.关于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6(44):85,88.

  [6]樊建平.乡土树种在运城市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8):43-44.

  [7]雷一东,唐先华.城市植物多样性应用及其实现途径[J].城市问题,2007(3):32-35.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下一篇: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河北省乡土树种资源浅析相关推荐

  • ·水土保护防风固沙植物
  • ·河北省金丝小枣主产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使用,地勘单位对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地质单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希望能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全面实现地质档案的信息化。

      关键词:地勘单位;应对策略;档案信息化建设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力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使用,节约了工作时间,减少了由于员工失误而造成的管理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加之,地勘单位所要管理的档案信息覆盖面广,工作量极大而且复杂,对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1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已取代了历史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重要地位,成为了当下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推动力,走信息化建设道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质档案作为推动地质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着地质单位内部的管理成效,还对我国地质工作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实现了地质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地质档案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为社会的生产发展做出贡献[1]。

      1.2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建立一套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它主要是在运用了现代科技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盘刻录机以及扫描仪等硬件,借助于网络和数据库的使用,对地质档案进行综合管理。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一般包括对地质资料的接收,加以分析后进行编目和著录,最后对其进行统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档案信息系统内进行快速检索,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料。

      二、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载体在档案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复印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缩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地质专业的档案主要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如:勘察报告、图纸、计算稿、施工日志、野外工程地质资料等内容)、工程勘察的批复文件以及工程竣工资料等,查找翻阅非常不方便,如果采用光盘和多媒体技术,利用缩微胶片、光盘、磁盘、磁带等新型载体,这对于档案的储存、保管、查找、复制、利用等都将是新的突破。只要用现代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管理地勘档案,就能在几分钟内、十几分钟内把馆藏档案迅速查找一遍,并可以随时复制出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资料,这样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地勘专业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很多,最主要、最基本的有3个。一是必须具有先进的设备。比如缩微机、计算机、录像机、复印机、光盘机等,有了先进设备才能使费时费力的手工劳动变为省时省力、简便易行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二是必须具备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并能操作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随着先进设备和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大量使用,档案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性能,熟练的操作设备,对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科学管理,这就要求现职档案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尽量用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以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需求。三是要搞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档案的整理,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开发、检索、传输手段,要做到有目可查、摆放有序、完好无损、上机能用,逐步走向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三、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对地质信息化建设加强重视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思维观念的碰撞是必然的,如何让管理人员接受现代创新理念才是关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就是由传统的对档案进行实体管理转变为以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一些新突破:一方面,管理理念要更新。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从注重储存和保密的传统观念里走出来,接受注重服务用户的现代理念,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的观点。借助网络和科学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有序整理,在遵守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共享,发挥地质档案的有效价值。

      3.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要想提高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应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实现整体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一,注重人才建设。地质单位可根据需要引进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能仅限于对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选用。第二,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或者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适应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地质单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改变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很重要[3]。

      3.3 加快信息设备建设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立足长远,合理的购买、更新必要的设备。首先,对计算机和数据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新。其次在档案馆内配备空调和其他防尘、防霉、防光、防火、防盗等高科技设备,提高档案馆的安全系数和档案的使用寿命。只有相应地完善现代化办公设备建设,再加上现代科技的有效利用,才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结语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像档案信息化建设受到体制约束,信息化技术水平差,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水平较低等。为此,地质单位应该想办法转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理念,加强对他们的信息技术培训,满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寇宁.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3,S3:60-61.

      [2]高爱红.试论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4,03:46-48.

      [3]陈昕.地质档案信息化助力采油厂建设[J].企业导报,2010,10:190-19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地勘单位的地质项目预算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河北省乡土树种资源浅析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相关推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经济的发展势头也逐渐趋于良好。本文阐述了地勘单位地质项目预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缺乏预算管理意识,体制不完善以及地方财政的资金保障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完善地质项目预算机制,促进地勘单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项目;存在问题;对策;预算

      地质设计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地质项目预算,是地质单位经营活动的财务保障,它关系到地质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计划的落实以及项目经费的到位情况;决定着地质项目的招标和投标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在双方签订合同或协议时,也是衡量合同透明度和监督地勘经济运行的数据依据。本论文从自身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揭示出了地勘单位在预算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很多地勘单位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地勘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时效性,充分发挥预算在地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一、地质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管理意识,对项目预算不重视

      很多地勘单位在预算方面都存在着共性问题,如忽视了管理预算经费的重要性,预算编制造假,巧立名目套现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有的把地方财政的经费拨款完全作为成本,把获得的利润拿到项目单位进行内部分红,这实际上相当于私设小金库,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后果。地质项目评审专家中缺乏既懂地质有擅长财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很多都是地质专业出身,对财务管理方面可以说是“门外汉”,导致项目评审忽视了财务方面的评审,不符合项目预算评审的要求。不少地勘单位的管理者都是身兼多职,在企业中作为管理者的同时,很可能也是某高校客座教授,甚至是地质项目的评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项目预算不重视,导致地质项目预算的管理职能形同虚设。

      (2)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

      地勘单位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的问题,导致预算过后产生的经费结余要全部入库,不允许有任何的节流经费,缺乏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的单位就打“擦边球”,利用虚报成本费用的方法获得调控预算的结余;或者不按照预算的范围内使用资金,故意节省预算,当花不花,通过各种渠道如凑发票,套现,把项目使用预算结余的资金回流到单位,作为单位的小金库进行分配;会计核算做手脚,会计报表造假,单位的基本开销来源占用项目资金的支出,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固定性,使得预算形同虚设。

      (3)地方政府拨款迟滞,影响工作效率

      地方拨款的审批程序过于繁琐,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拨款到达地方的时间太长,效率太低,资金最少半年才能到位。往往有时候项目工作已经开展实施,财政拨款还没有到位,导致项目进度经常性的因为财政不到位而耽误,只能在项目开展前自筹经费,导致前期钱不够花,后期钱不知道如何去花的尴尬境地。

      二、完善地质项目预算的相关对策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项目承担部门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审慎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要关注预算的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审批预算的程序要公开透明,建议单位管理者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预算的编制要以本单位的长远发展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指标的计算方法或确定原则是否与预算制度规定的吻合,通过提问和答辩讨论的方式,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定夺,审批要严格把关。预算的编制通过后,要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

      (2)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

      实行“两级三岗”的岗位责任制:“两级”指的是地勘单位的管理者和决策执行者,“三岗”指的是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应履行下面的责任:首先,健全单位岗位责任制;其次,制定单位项目管理制度;再次,保证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最后,监督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每个岗位分工到位,相互配合。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开展情况,包括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和明细监督与核算,并最后签字定夺。财务人员要全过程地参与预算编制,做好本单位财务支出平衡和预算执行的衔接,保证审核质量。坚持项目初审制度,初审人员中必须有经济人员参加并提出明确的预算审核意见。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早落实拨款

      国家财政预算年度与项目实际工作年度不同步,经费拨款迟缓,地方财政拨款“人代会”后才能下达,即3月底到4月初,中央财政拨款要到下半年或是年底才能下达,影响了野外工作开展,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在深入学习国家财经政策和主动适应财政拨款现状的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国土及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早落实拨款,或采取折中政策,即在“人代会”前先落实部分拨款,可以是三分之一,保证项目的如期开展工作;或是按季节有重点的分批落实拨款,如水文地质调查中野外采集水样的工作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期要保证采集水样的工作量,拨款要确保按时足额保障;枯水期则主要做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拨款按实际需要即可。

      三、结语

      总之,完善地勘单位地质项目预算机制是一项系统的过程,笔者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增强管理的意识和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质项目的预算工作,提高地勘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宪琛.浅谈如何改进地质项目预算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9):39-41.

      [2] 张雪芳,潘勇.项目预算经费在执行过程中如何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0(7):183-184.

      [3] 武苹,雷鸣.编审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的几点思考[J].企业经营管理,2011(11):44-45.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路径
    下一篇: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地勘单位的地质项目预算现状与对策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86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