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3 06:30

  本文关键词: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评价指标


【摘要】:韩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利用G-L指数、MIIT指数、VIIT指数和HIIT指数,考察1996—2014年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表明,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边际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为提高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两国产业内贸易,提高两国农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深化双方沟通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构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体系。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评价指标
【分类号】:F752.7;F753.1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1年以前,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缓慢,贸易额变化不大,总量保持在10亿美元左右。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更加自由的贸易环境,中韩农产品贸易额不断攀升,除个别年份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增长显著。2002—2014年中韩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7.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华 ,刘春香;我国农业的产业内贸易[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2 张小蒂,郭爱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3 莫理宁;;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杨晋丽;谭建新;;云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5 黄卫平;韩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6 刘晓玲;;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6年22期

7 杨丽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8 成祖松;;关于我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9期

9 张宏;李莹;;南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以中欧制造业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黄静;;东盟与中国、日本产业内贸易比较[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2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3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4 李玉举;澳大利亚:理想的贸易伙伴[N];国际商报;2004年

5 姚海天;变动的“雁行”:中日经济再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本报记者 古元;后过渡期考验企业竞争力[N];国际商报;2004年

7 李玉举;中澳FTA:可以预见的未来[N];国际商报;2005年

8 王 力  姚玉洁;欧盟成为江苏第一大出口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9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张爱存 赵洁琼;世界第3大自由贸易区破题[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征;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培飞;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2 邹雯;中欧产业内贸易研究:1999-2006[D];山东大学;2009年

3 周颖;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赵金晓;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娜拉(Mijiddorj Narandolgor);蒙中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姚均芳;中国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尹敏;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袁涛;中印产业内贸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石静;中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霞;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3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903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