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浪潮下四川省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4:06
本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浪潮下四川省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研究
【摘要】:1765年英国率先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结束了人类漫长的手工业时代,打开了工业革命之门,开启了人类工业化的新征程。人类至今经过长达近250年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取得全面发展,物质获得极大丰富,同时由于地球资源禀赋有限,工业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传来了噩耗。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生态问题突出,冰山融化、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等威胁人类生存。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受到全人类的关注,各国政府、智囊、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已达成共识必须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创新的领导者,引领全球的潮流,它们正寻求技术突破解决这一问题。最新情况是它们基本上寻找到一种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和碳排放水平的办法,比较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自然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能够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这种模式被称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经济全面复苏,经过30余年的历程,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低端制造产业为主,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都较低,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能源浪费严重。在全球掀起低碳经济浪潮的背景下,我国也跟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碳交易机制和碳市场,控制碳排放,低碳经济已在我国发达省和一线城市悄然展开,以绿色低碳经济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该区域生态环境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尤其是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以后,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落地,但主要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所形成的发展模式比较低端落后,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四川省应借助低碳经济的浪潮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四川省的当务之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地区,四川省必须要积极利用新的发展模式,才能为下一个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务实基础。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对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利用计量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其定性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对于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巨大的压力,粗放型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低碳经济模式为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无疑各个地区都正在被卷入低碳经济的浪潮,怎样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而不落后或被淘汰,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定性和定量的确切关系,以此作为突破口展开对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本文中主导产业研究范围为第二产业,后续内容中不在赘述)。研究过程中,首先构造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设计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然后利用产业分析方法和计量手段实证选出四川省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主导产业,最后从产业优化发展路径和策略两个角度为四川省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 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5;F121.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内容11-12
- 1.2.3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12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2-15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研究思路13-15
- 第2章 低碳经济发展概况综述15-19
- 2.1 低碳经济提出背景15-16
- 2.2 低碳经济研究发展历程16-18
- 2.2.1 第一阶段:低碳经济研究的萌芽时期(2000年之前)16
- 2.2.2 第二阶段:低碳经济研究的发展阶段(2000~2006年)16-17
- 2.2.3 第三阶段:低碳经济研究的兴起阶段(2006年~至今)17-18
- 2.3 低碳经济发展前景18-19
- 第3章 主导产业及其选择理论研究19-26
- 3.1 主导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19-22
- 3.1.1 主导产业的内涵19-20
- 3.1.2 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20-21
- 3.1.3 主导产业的特征21-22
- 3.2 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理论综述22-25
- 3.2.1 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22-24
- 3.2.2 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24-25
- 3.3 主导产业选择的意义25-26
- 第4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26-32
- 4.1 传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26-29
- 4.1.1 传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26-27
- 4.1.2 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27-29
- 4.1.3 本节结论29
- 4.2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29-32
- 4.2.1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29-30
- 4.2.2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30-31
- 4.2.3 本节结论31-32
- 第5章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分析32-39
- 5.1 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33-36
- 5.2 四川省碳排放现状分析36-37
- 5.3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综合分析37-39
- 第6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39-50
- 6.1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方法39-40
- 6.1.1 威弗——托马斯模型39
- 6.1.2 因子分析模型39-40
- 6.1.3 本节结论40
- 6.2 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40-46
- 6.3 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定性分析46-50
- 6.3.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6-47
- 6.3.2 汽车制造业47-48
- 6.3.3 农产品加工业48
- 6.3.4 化学工业48
- 6.3.5 铁路、船舶、航空运输设备制造业48-50
- 第7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主导产业优化发展建议50-53
- 7.1 主导产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优化发展路径50-51
- 7.1.1 引导主导型的传统产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50
- 7.1.2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50-51
- 7.1.3 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51
- 7.2 主导产业优化发展的策略51-53
- 7.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开发展之路51
- 7.2.2 加大技术创新,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51-52
- 7.2.3 充分利用金融、财政,为经济发展输血供氧52
- 7.2.4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雄;;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改革创新 科学谋划“十三五”能源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27期
2 袁静;;我国产业结构贡献率的测算与优化[J];统计与决策;2012年13期
3 牛艳梅;;我国反梯度推移理论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2年08期
4 李武军;黄炳南;;中国低碳经济政策链范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5 陈万龙;侯军岐;;基于Kaya模型的中国低碳经济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0年22期
6 胡建绩;张锦;;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7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具恒;;区域经济广义梯度理论内在的广义梯度推移机理研究[J];西北人口;2006年06期
9 林海明;;因子分析的精确模型及其解[J];统计与决策;2006年14期
10 魏寿邦;王姝;;Weaver-Thomas模型的MATLAB语言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20期
本文编号:923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92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