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园创新模式
本文关键词:“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园创新模式
【摘要】:旅游产业园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产业集群形态。旅游产业园作为新事物,其实践发展领先于理论研究。虽然旅游产业园在国内已有所发展,但对其认知尚处于探索阶段。相思谷旅游产业园有机融合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要素,充分释放农业中蕴含的巨大旅游潜力,以农业推动旅游业开发,旅游业拉动农业生产,成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效应的典范,相思谷旅游产业园建立"公司+农户+网站"创新开发模式,并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采取"内嵌式保护开发"创新创建模式和"复合农业立体展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旅居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实现当地美丽乡村"中国梦"。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美丽乡村 旅游产业园 乡村旅游
【基金】:国家旅游局项目(11TACG012) 广东省教育厅产学研结合项目(基地建设专项)(2009B090200062)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1024) 2014年广东省高校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引言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 07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62 961万人,占比46.27%[1]。自中国推行城镇化以来,虽然农村人口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农村人口一般在25%以下),中国农村人口仍然占较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吕敢堂;姜华帅;;大学生回乡助“美丽乡村”发展——浅谈大学生回乡在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8期
2 赖福东;;科技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9期
3 黄克亮;罗丽云;;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探求;2013年03期
4 黄燕;;美丽乡村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3年13期
5 张波;丰先林;;毕节市建设美丽乡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3年12期
6 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樊晓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部财会;2014年02期
8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刘元菊;;乌当区美丽乡村建设需关注的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4年04期
10 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学习与实践;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永惠;李氏权;;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永兴县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2 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张雪莲;;从美丽乡村建设看传统人居哲学的现实意义[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钟福;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陈善鹤;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方青;后枫村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4 禹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5 崔花蕾;“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许增谋;广东增城霞迳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7 赵砚飞;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雷泉明;三明市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李灿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方西;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4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92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