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关键词:浅谈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与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发表 > 浅谈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与问题
浅谈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与问题
发布日期: 2015-04-23 发布:
2015年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前我国关于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调研已经走过了第5个年头,由经济数据所反映出来的版权产业问题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说,对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很好地把握版权产业的发展态势,更能针对性地找准我国版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中选择就业人数、版权产业相关商品出口额以及核心版权产业等视角,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版权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核心版权产业
[作者单位]林楷,中国传媒大学。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重点课题项目“出版权和制作权分开问题研究”(编号A-2014-1-1)阶段性成果。
随着版权观念的不断加深,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依靠智力成果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不仅具有社会属性,更具有显著的经济属性。它以经济法则的方式推动着文化的进步,其经济属性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版权之所以成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是由于它所蕴含的独特的经济属性。
从2007年起,国家版权局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的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在为完善我国的版权制度、促进版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融入国际版权大舞台的脚步,促进了我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其他成员国的交流与合作。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分类,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及非专用支持产业四个产业组[1]。核心版权产业是完全从事创作、制作和制造、表演、广播、传播和展览或销售和发行作品及其他受保护客体的产业;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是从事制作、制造和销售,其功能完全或主要是为作品及其他受版权保护客体的创作、制作和使用提供便利的设备的产业;部分版权产业是部分活动与作品或其他受版权保护客体相关的产业;非专用支持产业是部分活动与促进作品及其他版权保护客体的广播、传播、发行或销售相关且这些活动没有被纳入核心版权产业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对版权产业的重视程度、创新意识在进一步提高,在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之下,这可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与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研究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版权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以及以版权为基础的文化发展、创新意识对经济的贡献程度,进而引导社会各界对版权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增强全民的版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版权逐渐成为我国贸易往来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国版权产业发展拓展,增强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版权的相关交流与合作。当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与运用能力[2],对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国在版权发展的重要阶段适时地调整策略,找到符合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目前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
根据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课题组“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的调研, 2011年我国版权产业在就业人数、版权产业相关商品出口额以及核心版权产业等三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与贸易往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见表1)。
1.就业人数方面
2011年,我国版权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178.63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8.18%。其中,核心版权产业587.03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4.07%,比2010年增加52.24万人(见表2)。其他产业组的就业人数分别是: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324.37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总就业人数的2.25%;部分版权产业154.05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总就业人数的1.07%;非专用支持产业113.18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总就业人数的0.79%。虽然我国版权产业就业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美国版权产业相关工作人员数量相差无几,但是美国版权产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要高于经济整体从业者27%。这种差别不仅能够激发版权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加入,从而提升整个版权产业质量。
表2 2011年、2010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
行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 GDP占比(%)
年度 2011 2010 同比增长 增长率 2011 2010
总额 31528.98 26370.26 5158.72 0.20 6.67 6.57
其中 :核心 17161.81 14141.04 3020.77 0.21 3.63 3.52
2.版权产业相关商品出口额方面
2011年我国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859.61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5.06%。其中,核心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53.27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0.28%;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586.41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3.62%;部分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19.93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16%(见表3)。近年来,我国版权商品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我国版权产业中仍然存在贸易逆差,这种贸易逆差会持续给我国版权贸易敲响警钟。不仅如此,,核心版权产业相关商品在总的商品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太小,仅为0.01%,说明我国版权产业出口额当中,文化思想类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还有待提高。
表3 2011年、2010年中国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
商品出口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年度 2011 2010 2011 2010
总额 2859.61 2662.96 15.06 16.88
其中 :核心 53.27 41.90 0.28 0.27
3.核心版权产业方面
核心版权产业与版权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济贡献按100%统计。在我国,核心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在外延、内涵上大致相同。2011年我国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17161.81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63%,增长率为21.36%,增长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组(见表4)。可以看出,在核心版权产业中,软件和数据库、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尤其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数据库及平台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版权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表4 2011年、2010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比较
行业增加值
(亿元人民币) GDP占比
(%)
2011 2010 同比增长 增长率 2011 2010
文字作品
(含有数字出版) 4214.86 3669.24 545.62 15% 0.89 0.91
音乐、戏剧制作、曲艺、舞蹈和杂技 280.57 243.77 36.80 15% 0.06 0.06
电影和影带 120.32 104.49 15.83 15% 0.03 0.03
广播电视 951.78 785.49 166.29 21% 0.20 0.20
摄影 38.02 33.46 4.56 14% 0.01 0.01
软件和数据库 7220.76 5250.08 1970.68 38% 1.53 1.31
美术与建筑设计、图形和模型作品 3047.89 2861.43 186.46 7% 0.64 0.71
广告服务 1106.69 1025.46 81.23 8% 0.23 0.26
版权集体管理与服务 180.92 167.64 13.28 8% 0.04 0.04
4.我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与美国的对比
通过表5可以明显看出,2011年,在行业增加值方面,美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68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4479.63亿元,其行业增加值占全美GDP的比重为11.16%,我国为6.67%。从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额来看,2011年我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约为136.11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0.65%。而2011年美国几个重要的核心版权产业――录音产业、电影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和非软件出版产业(包括书报刊)的海外销售额就为1409亿美元。从数据上说明,我国版权产业不管是核心领域还是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表5 2011年中美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比较
国别 核心版权产业 全部版权产业
数值 在GDP中所占比重 数值 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9651
(亿美元) 6.40% 16819
(亿美元) 11.16%
中国 17161.81
(亿元人民币) 3.63% 31528.98
(亿元人民币) 6.67%
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与版权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版权产业增长较为突出,增幅明显高于其他类别,这说明我国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核心版权产业中的软件和数据库、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快速增长,这表明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格局下,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文化产业发展加速。但是,不管是从自身经济贡献总量,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都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国家政策法规、产业结构优化、基础理论研究等多维视角进行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版权贸易逆差、版权产业出口结构不平衡与就业人口占比较少等方面,需要在长时间内对其进行调整,找到适合我国现实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版权产业在经济贡献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国版权产业贸易状况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并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上文的调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版权产业在经济贡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版权贸易逆差仍然存在
虽然版权产业出口总额进一步上升,但是版权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以新闻出版业为例,2011年,全国引进版权16639种,输出版权7783种,但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到1∶2.1[3]。当然,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民众对海外经济、管理以及生活类图书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大。这些引进的文化产品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科技文化差距。但是,文化产品同时也具有价值属性,版权贸易逆差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不对等,更为重要的是输入版权的数量与内容对民众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形态施加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缩短贸易逆差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文化与价值观标准的多元化问题。
2.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比重仍然较小
与美国的11.16%相比,我国全部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为6.6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数据虽然不能对问题做出性质上的决断,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状况。仅从总量上而言,受限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的背景,版权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但是,作为文化大国,我国版权产业的产品数量是非常可观的,能否做到将文化转变成文化实体,并且转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文化实体,对于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版权产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3.版权商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2011年我国核心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53.27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0.28%,比2010年增加11.37亿美元。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586.41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3.62%。13.62%与0.28%之间近50倍的差距说明我国版权产业商品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真正的“文化输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那么,优化版权产业结构,重新构建合理有效、多元并存的版权商品应该成为接下来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发展方向
目前,伴随着版权问题的日益凸显,其对于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版权产业观念开始产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不局限于用法律的眼光看待版权保护的合法性,也不局限于从文化产品的使用上看待版权所能够提供的保护,开始转向从产业价值以及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贡献来重新研究版权的内涵与外延。根据上文所引用的数据,可以很明确地知道我国版权产业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经济的贡献薄弱,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国家对版权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更加符合版权产业趋势的指示和引导。总的来说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
1.完善版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版权执法管理
版权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环境。2011年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家版权局颁布实施了《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启动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这都给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关保障。随着新型出版业态的推陈出新,我国有关版权产业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及时制定符合现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合理有效地保护版权产业积极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也需要保护与监管并行,加强执法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积极整改软件正版化,规范文化产品的登记工作。尤其是要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组织纳入版权产业发展的核心中,提升我国版权产业监督、管理与惩处的能力,保障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
2.优化版权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版权产业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版权产业中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占有较大比重,远远超过文化产品的贡献。这就需要我国尽快提高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遵循版权产业发展规律,促进版权产业各门类之间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政府对相关产业的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版权产业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事实上,我国版权产业各类别占比的现状不完全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平衡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核心版权产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尤其是知识产品的版权发展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诚然,作为文化大国,我国具有他国无法比拟的文化与物质资源。那么,如何将璀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版权的文化实体就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包括选题、人才、品牌、信息、营销等多方面的管理与培养,借助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多出精品,保证版权产业商品的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才是解决之策。
3.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对理论或实践工作者来说是比较新的问题,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用调查、实证、比较等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探究版权产业发展的规律与方向[4]。同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挖掘符合我国市场规律、顺应国际版权发展背景的理论框架。这其中包括版权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突破版权研究的固有观念,将经济贡献率适时地放在研究前线)、版权产业体系构建研究(重点放在版权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及不同版权产业类别中人才的培养体系(针对版权产业的四种分类做出适合的人才体系)等重点,结合目前我国在版权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与前沿热点问题,研究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总的来说,在一段时期内,版权工作仍然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与关键的改革攻坚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激励机制与保护手段,不断增强版权的创造、保护和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国家根据时代变化完善版权产业相关法律法规,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支持具有我国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精髓的优秀作品,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版权产业和版权企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研究目前我国版权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实际问题,以经济指数为坐标,提出版权产业改革的新方向。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指南[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赵冰. 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研究挖掘产业潜力[J]. 中国版权,2014(4).
[3]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课题组. 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J]. 出版发行研究,2014(7).
[4]来小鹏. 我国版权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 中国出版,2009(7).
本文关键词:浅谈我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现状与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9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