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经贸大学》 2013年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王闪
【摘要】:加入WTO以来,相较以往我国有了更加平等和便利的条件去发展国际贸易,这样货物贸易有了较快发展,同时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运输服务贸易也相应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相比货物贸易发展比较落后。其中原因是复杂和多面的。一方面劳动密集是传统运输业的显著特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运输业越来越趋于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我国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运输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均一直增长,但是连年逆差却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与货物贸易顺差的现状极不相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研究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旨在分析我国运输服务业缺乏竞争优势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对运输服务贸易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进行了阐述,意在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本文分析的切入点。第二部分界定了运输服务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相应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竞争力研究的已有理论,定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产业竞争力研究层次,接着给出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然后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金碚的“结果-原因”模型为基础,结合运输服务产业特点,找出了筛选影响因素和提出对策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和世界运输服务进口和出口数据,,从总体竞争力和结构(包括海运客运、空运客运和其他运输客运;海运货运、空运货运和其他运输货运;海运其他、空运其他和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力两个层面使用贸易竞争优势(TC)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OR)两个指数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世界运输服务出口排名前五的国家,得出了总体上来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和结构上来看海洋运输货物运输逆差为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最主要来源的结论。第四部分依据理论基础一和理论基础二对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和海运货运逆差这一现状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并定性分析了相关因素。其中针对可以进行量化的因素(服务的价格、服务质量、服务的品牌形象和服务的结构等不易量化除外)进行了定量分析,构建了计量模型。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个数、港口吞吐量、运输服务业产值、运输服务开放度、劳动力和国际油价。第五部分在前文基础上从提高港口行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船舶运力结构优化、争取货物运输的安排权;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营造产业竞争链以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提高运输业管理水平以提高服务质量、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运输企业的品牌建设;立法支持国货国运、优化引进外商投资等十个方面给出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52.6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新;开放中国航运服务贸易市场的思考[J];财贸经济;1999年10期
2 苏颖宏;;东盟五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变迁与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8年06期
3 万红先;戴翔;;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马镇;曾凡银;;中日韩三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之比较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吴丹;王中涛;;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张金皞;;关于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8年05期
7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8 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9 赖瑾瑜;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6期
10 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佳;运输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崔少婧;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3 张朝英;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杨玉兰;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宋旸;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胡麦秀;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5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陈乐乐;;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张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姜遥;王慧;;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9 吕德中;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10 陈惠;;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安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薇;;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曾宪植;;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陈树文;任筱楠;;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5 宋天和;莫袆;;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宋北光;;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7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韩平;程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高见;;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叶军;朱砚花;;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艳;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翔;万红先;;FDI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作用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陈伟;杨柳;;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4 韩立岩;胡颖;;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2期
5 廖长友;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魏下海;;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7 丁勇;朱彤;;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8 于立新;开放中国航运服务贸易市场的思考[J];财贸经济;1999年10期
9 蔡宏波;;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2007年07期
10 陈宪;殷凤;;服务贸易:国际特征与中国竞争力[J];财贸经济;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红雁;关于入世后我国航运立法的思考[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吴正芳;湖南省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年
3 陈倩倩;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司悦;新时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率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内外因素比较[J];企业经济;2010年03期
2 王恕立;刘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来自77个国家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3期
3 蔡国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策略[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4 姜国庆;张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5期
5 顾瑶;李小波;郭岚;;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09年11期
6 丁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内涵与影响因素[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马文祥;;对我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A期
8 徐秋菊;郑莉莉;;试析我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J];商情(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9 雷兴长;赵明亮;;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数理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咏梅;倪海青;;影响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为;;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原则[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3 王衡;;论CEPA服务贸易规定中的几个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於嵩;徐晓岭;雷平;;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FAT统计[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第七章 促进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6 李晓鹏;王景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山东服务贸易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赵学清;;GATS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8 胡铁军;;浅议中国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9 张晓鹏;吴蔚芬;;服务贸易语境下国际分校行为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泽林;阳廷金;;加入WTO——服务贸易领域对策探讨[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颜菊阳;[N];中国商报;2010年
2 岳瑞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中国贸促会驻澳大利亚代表处供稿;[N];中国贸易报;2004年
4 王晓欣;[N];金融时报;2002年
5 ;[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N];浙江日报;2001年
7 步欣;[N];国际商报;2007年
8 记者 吴欣;[N];现代物流报;2007年
9 记者 张小燕 实习生 宗满意;[N];厦门日报;2007年
10 蒋心和;[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薇娜;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蕾;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王丽华;东亚地区服务贸易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杨志远;新国际分工视角下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7 卢仁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秀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朝霞;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吴欢;广东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3 肖乐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服务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曹健;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孙艳;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蓝春汛;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7 王中涛;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晶;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反补贴制度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瑾;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高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2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