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中国和巴西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5年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中国和巴西的比较
陈旖婧
【摘要】:经济与贸易增长的环境效应是个长盛不衰的研究命题,中国最近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把这个问题推到一个非常紧迫的境地。然而与中国的严峻形势不同,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巴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以碳排放量为标志的环境负效应并不甚明显,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引人注目,可谓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案例。何以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贸易增长与环境的双赢?何以我国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招致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巴西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下一步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诸此问题,都值得予以探讨。本文主旨,就在于借助比较研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全文以对两国经济贸易的环境效应的描述性分析为起点,首先揭示了两国在经济-贸易规模增长上的相似性与结构上的差异性,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上述差异与两国环境负效应(以碳排放为基本指标)差异的联系。其中实证部分采用了1984-2011年的统计数据,基于VEC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贸依存度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 研究得出四个主要结果:(1)中巴两国的经济-环境关系都具有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特征,但是巴西的拐点将早于中国到达;(2)巴西的贸易隐含碳余额为负,且外贸依存度与碳排放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贸易将有助于改善巴西的碳排放,而中国的贸易隐含碳余额为正,且外贸依存度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贸易将使中国的碳排放情况恶化;(3)降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短期内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4)增加清洁能源消费,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基于比较研究,本文就我国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根据贸易结构调整商品贸易开放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鼓励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引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实行有环境管理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污染过度排放的监管与惩罚力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X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张学珍;杨会民;;基于最终需求的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5期
3 钟娟;;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关系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陈红蕾;陈秋峰;;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5 闫云凤;赵忠秀;;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6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7 赵忠秀;王苒;闫云凤;;贸易隐含碳与污染天堂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成因的再解释[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7期
8 邓荣荣;;南南贸易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吗?——基于中印贸易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4年01期
9 赵璐;亓靓;张韬;石来元;;青岛市COD、SO_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01期
10 彭水军;刘安平;;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菁;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崔丽丽;全球视角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任燕燕;;基于VEC模型的中国CO_2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永明;;经济增长、环境因素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罗经华;徐少君;;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6 何峰;;湖南省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7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8 牛晓耕;王海兰;;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9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10 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军;;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迪;聂锐;龙如银;;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调整及其节能减排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烜;苏美容;刘耕源;齐静;;中国低碳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陈碧琼;张梁梁;;金融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分析——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9 宋德勇;王萱;;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的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吴开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敏;江浙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比较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铄;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与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纪红军;FDI引入对中国区域工业TFP和环境绩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云;绿色信贷对我国环境质量改进效应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D];南京大学;2011年
9 朱雯君;我国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银,冯宗宪;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国华;王志宪;;青岛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及空气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3 陈勇兵;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4 陈晴,张骥;WTO争端解决机制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邢秀凤,曹洪军,胡世明;青岛市“三废”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5期
6 许广月;;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7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8 应瑞瑶;周力;;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9 彭海珍;;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10 闫云凤;赵忠秀;王苒;;中欧贸易隐含碳及政策启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荣邦;[N];光明日报;2001年
2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陆燕;[N];国际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天桂;国际合作中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珺;;企业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旭;;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9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财会信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维;[N];中国环境报;2008年
3 夏明;[N];中国贸易报;2008年
4 ;[N];国际商报;2009年
5 CBN记者 胥会云 实习记者 皋静枝;[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华士镇 门开阳;[N];江阴日报;2010年
7 陈支农;[N];中国商报;2010年
8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朝民;[N];农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罗沙 王洪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邓吉祥;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支持的模型探索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黄颖;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4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