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用保证保险管理P2P网贷风险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08:28
自2007年P2P网络借贷模式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国内的P2P行业逐步走上正轨,作为一款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慢慢被市场认可。借款人通过平台发布借款需求,大大缓解了中小企业主以及个人融资难的问题,有助于解决资金缺乏者和资金盈余者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此外,投资者通过借出资金获取利息收入,这种新型的理财方式丰富了我国居民投资选择,加快了民间资本的流动。但是,回顾P2P的发展历程,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风险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本文研究通过引入保险机制管理风险,即运用信用保证保险对其风险提供保障。全文叙述结构上,首先从选题背景出发,提出P2P平台通过运用信用保证保险来帮助P2P信用风险管理这一难题的构思,分别介绍P2P网贷与信用保证保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其次,阐明P2P、信用保证保险二者概念和涉及双方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风险理论和保险与信贷关系理论,为文章研究内容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以及阐述了平台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指出信用风险是P2P业务面临的最首要最核心的风险,并介绍传统P2P风险控制的方法、信用评级和风险准备金...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P2P信用保证保险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信用保证保险和P2P网贷相关概念
2.1.1 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
2.1.2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用风险理论
第3章 P2P发展现状与风控手段分析
3.1 P2P发展现状分析
3.1.1 平台数量
3.1.2 平台成交量
3.1.3 平台利率
3.1.4 问题平台数量
3.1.5 平台参与者人数
3.2 P2P信用风险分析
3.3 P2P风险管理手段分析
3.3.1 P2P平台信用评级机制
3.3.2 P2P平台风险准备制度
3.3.3 P2P风险管理手段评价
第4章 P2P平台信用保证保险的作用分析与案例分析
4.1 P2P平台与保险结合的发展概况
4.2 信用保证保险在P2P平台中的应用机制
4.2.1 信用保险在P2P平台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4.2.2 保证保险在P2P平台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4.2.3 浙商财险“侨兴债”事件
4.3 P2P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运行模式
4.3.1 P2P信用保证保险的运行机制
4.3.2 P2P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经营主体
4.4 阳光信用保证保险案例分析
4.4.1 阳光信保公司简介
4.4.2 阳光信保网络平台借款保证保险产品介绍
4.5 保险公司发展P2P信用保证保险的作用分析
第5章 P2P信用保证保险合作面临的障碍及建议
5.1 监管措施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案
5.1.1 监管细则不足点
5.1.2 完善监管法律体系,督促机构落实执行
5.2 征信体系不健全及应对措施
5.2.1 信用体系不健全
5.2.2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5.3 专业经营人才不足及对策
5.3.1 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5.3.2 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吸引人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监会重磅罚单透视出监管新态度[J]. 林治乾. 银行家. 2018(01)
[2]民营企业财务杠杆与经营特征的U型关系——来自我国历年来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许林,董永琦.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8)
[3]浅议P2P网贷平台与保险合作之路[J]. 周乐. 上海保险. 2015(11)
[4]P2P金融模式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探索[J]. 侯小冉. 现代商业. 2015(17)
[5]浅析国内P2P网贷平台现状[J]. 李鹏飞. 新经济. 2015(02)
[6]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外经验、风险因素及发展展望[J]. 胡继晔. 老龄科学研究. 2014(11)
[7]P2P网贷与征信系统关系研究[J]. 曹亚廷. 征信. 2014(11)
[8]网络借贷平台P2P模式探索[J]. 郭卫东,李颖. 中国流通经济. 2014(06)
[9]保险公司以信用保证保险拓展资本市场担保业务探究[J]. 周晓曼,王国华.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5)
[10]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模式比较与发展路径研究[J]. 张翼. 海南金融. 2014(01)
硕士论文
[1]信用保证保险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研究[D]. 王强.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价研究[D]. 张鹏.河北工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4525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P2P信用保证保险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信用保证保险和P2P网贷相关概念
2.1.1 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
2.1.2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用风险理论
第3章 P2P发展现状与风控手段分析
3.1 P2P发展现状分析
3.1.1 平台数量
3.1.2 平台成交量
3.1.3 平台利率
3.1.4 问题平台数量
3.1.5 平台参与者人数
3.2 P2P信用风险分析
3.3 P2P风险管理手段分析
3.3.1 P2P平台信用评级机制
3.3.2 P2P平台风险准备制度
3.3.3 P2P风险管理手段评价
第4章 P2P平台信用保证保险的作用分析与案例分析
4.1 P2P平台与保险结合的发展概况
4.2 信用保证保险在P2P平台中的应用机制
4.2.1 信用保险在P2P平台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4.2.2 保证保险在P2P平台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4.2.3 浙商财险“侨兴债”事件
4.3 P2P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运行模式
4.3.1 P2P信用保证保险的运行机制
4.3.2 P2P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经营主体
4.4 阳光信用保证保险案例分析
4.4.1 阳光信保公司简介
4.4.2 阳光信保网络平台借款保证保险产品介绍
4.5 保险公司发展P2P信用保证保险的作用分析
第5章 P2P信用保证保险合作面临的障碍及建议
5.1 监管措施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案
5.1.1 监管细则不足点
5.1.2 完善监管法律体系,督促机构落实执行
5.2 征信体系不健全及应对措施
5.2.1 信用体系不健全
5.2.2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5.3 专业经营人才不足及对策
5.3.1 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5.3.2 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吸引人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监会重磅罚单透视出监管新态度[J]. 林治乾. 银行家. 2018(01)
[2]民营企业财务杠杆与经营特征的U型关系——来自我国历年来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许林,董永琦.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8)
[3]浅议P2P网贷平台与保险合作之路[J]. 周乐. 上海保险. 2015(11)
[4]P2P金融模式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探索[J]. 侯小冉. 现代商业. 2015(17)
[5]浅析国内P2P网贷平台现状[J]. 李鹏飞. 新经济. 2015(02)
[6]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外经验、风险因素及发展展望[J]. 胡继晔. 老龄科学研究. 2014(11)
[7]P2P网贷与征信系统关系研究[J]. 曹亚廷. 征信. 2014(11)
[8]网络借贷平台P2P模式探索[J]. 郭卫东,李颖. 中国流通经济. 2014(06)
[9]保险公司以信用保证保险拓展资本市场担保业务探究[J]. 周晓曼,王国华.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5)
[10]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模式比较与发展路径研究[J]. 张翼. 海南金融. 2014(01)
硕士论文
[1]信用保证保险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研究[D]. 王强.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价研究[D]. 张鹏.河北工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4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03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