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价敏感贝叶斯分类的互联网广告客户风险预测
本文关键词:基于代价敏感贝叶斯分类的互联网广告客户风险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广告 信用风险评级 逻辑回归 代价敏感 朴素贝叶斯模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兴起,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此衍生出来的广告产业,已经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良莠不齐,存在着大量的劣质商品和广告。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将这些广告发布出去,将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而广告数量巨大,通过专人审查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客户的甄别,进行广告风险的预防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的时间非常短,增长又非常快,虽然各个企业都在自己的经营中有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却基本没有学术方面的总结和论证。据我所知,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几乎很少。按照本人在阿里巴巴广告部门工作9年的工作经验,对比相应的统计学建模方法,互联网广告客户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和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评级非常类似。本文实验数据为国内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广告客户的数据的抽样,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运用极差正规化进行数据离散化。分类问题中必然存在错分的可能,不同错分情况产生的代价损失也不同。在广告客户风险评级问题中,将“正常”客户误判为“违规”客户和将“违规”客户误判为“正常”客户产生的代价损失也大不相同。后者带来的损失风险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引入代价敏感概念,构造代价函数和风险函数。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代价函数的最优参数,分别建立logostic回归模型、代价敏感朴素贝叶斯模型和朴素贝叶斯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不明显降低正确率的情况下,代价敏感朴素贝叶斯模型能较大程度降低“违规”客户误判为“正常”客户的概率。是一种适用于互联网广告客户风险预测的模型。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 信用风险评级 逻辑回归 代价敏感 朴素贝叶斯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6-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9-11
- 1.3.1 本文的基本结构9-10
- 1.3.2 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分类模型的理论知识11-17
- 2.1 概率统计基础知识11-12
- 2.2 logistic回归模型12-13
- 2.3 朴素贝叶斯模型13-14
- 2.4 无量纲化14-15
- 2.4.1 极差正规化14-15
- 2.4.2 标准化法15
- 2.4.3 累积占比法15
- 2.5 M估计15-17
- 第三章 数据获取与数据预处理17-22
- 3.1 评级指标选取17
- 3.2 实验数据抽样17-19
- 3.2.1 常见的抽样方法17-18
- 3.2.2 抽样方案的设计18-19
- 3.3 数据离散化19-22
- 第四章 建立代价敏感贝叶斯模型22-32
- 4.1 logistic回归模型22-24
- 4.2 朴素贝叶斯模型24-26
- 4.3 两模型判断结果的比较26-27
- 4.4 基于代价敏感的朴素贝叶斯模型27-30
- 4.5 结论30-3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霞;浅谈互联网广告[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17期
2 黄安全 ,陈永华;互联网广告新思维[J];软件工程师;2000年05期
3 刘春燕;;互联网广告遭遇尴尬[J];广告大观;2002年09期
4 李树华,李迎秋;互联网广告与互动性[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鸣延;哲师;;华扬、群邑强强携手,引领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新趋势[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6年06期
6 魏云;;浅谈中国的互联网广告[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阿利娜·范·杜恩;牛薇;梁鸥;;互联网广告不再是儿戏[J];青年记者;2006年17期
8 ;网趣种种[J];互联网天地;2006年11期
9 刘春辉;;互联网广告的救赎[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12期
10 柳华芳;;互联网广告市场最不平常的一年[J];互联网天地;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柏晶伟;互联网广告不能只讲点击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杨志;好耶网六年“暗战”互联网广告[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Mile Shields 本版翻译 胡俊杰;2005互联网广告总收入超过120亿美元[N];中国电影报;2006年
4 赫澄;互联网广告 迈向多元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5 记者 冯晓芳;我国互联网广告趋于定向投放[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曹增光;当互联网广告配上呼叫按扭[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道琼斯;互联网广告花样频出[N];人民邮电;2007年
8 覃里雯;互联网广告的未来 迢迢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俞丽虹、叶慧珏;丰胸减肥广告,互联网上找到“纳垢所”[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维波;9月汽车互联网广告投放回暖[N];中国证券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健东;互联网广告品牌传播的模式和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殷伟人;互联网广告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3 李渭民;面向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推荐系统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洪婷婷;互联网广告人群标签库的设计及投放规则挖掘[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5 葛译泽;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平台设计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冯时;基于代价敏感贝叶斯分类的互联网广告客户风险预测[D];浙江大学;2016年
7 李亚杰;互联网广告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李如意;互联网广告形式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常玮;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广告变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师悦;互联网广告与品牌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62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62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