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影子银行是否有助于解决我国的金融错配问题——基于时序与面板数据的双重考察

发布时间:2018-01-20 19:39

  本文关键词: 金融错配 影子银行 协整理论 面板回归模型 出处:《财会月刊》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1992~2015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5~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理论和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和金融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影子银行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金融错配,但是短期可能会加剧金融错配问题;从区域和规模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错配之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此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错配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和通货膨胀都对金融错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92 to 2015 and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es from 2005 to 2014 are taken as samples. Through the co-integration theory and panel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dow banking and financial mismat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dimension.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shadow bank and the financial mismatch, and the shadow bank can help to reduce the financial mismatch in the long run, but it may aggravate the financial mismatch problem in the short term. In terms of regional and scale dimensions, there is a "U"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dow bank size and financial mismatch,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threshold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hadow bank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mismatch from big to small to the western regio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central regi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financial and inflation a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mismatch.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MZD006)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错配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金融错配不仅会引起金融泡沫,阻碍金融结构的优化,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更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金融错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新常态下,我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雅;;次贷危机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特性及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11期

2 何海峰;;影子银行的真身与法镜[J];金融博览;2011年02期

3 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年12期

4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8期

5 曹勇;;对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金融;2011年08期

6 贺丽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与监管[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7 胡雪琴;;从风险视角探讨影子银行及其中国化现状[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9期

8 张远;;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J];西部金融;2012年02期

9 陈雪雁;;强化金融监管力度 遏制“影子银行”蔓延[J];黑河学刊;2012年05期

10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小波;“影子银行”监管:风险与效率如何平衡?[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4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6 马卓 张奎 李丽;谁来监管“影子银行”?[N];国际商报;2012年

7 周波 宋馨;国外如何监管影子银行[N];中国财经报;2012年

8 记者 肖旺;强化对“影子银行”监测与监管[N];金融时报;2012年

9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李睿;利率双轨制、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s,

本文编号:1449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449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