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控制权获

发布时间:2021-07-10 22:28
  通过并购获取公司的控制权、随后变更CEO并与之合谋是大股东掏空行为得逞的重要途径。利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有:公司控制权转移一般同时会引起CEO变更,但控制权转移并不必然导致掏空;如果并购方以劣质企业为并购目标,并且实施的是跨行业并购,掏空是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的主要动机。进一步,若控制权转移的同时发生CEO变更,其目的是实施掏空动机下大股东与高管的合谋行为。为此,本文建议针对那些动机难以合理解释的并购行为,提前识别掏空与合谋行为,并加强监管。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导报. 201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相关研究评述与假设提出
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
    一、模型设计
    二、变量说明
        1.CEO变更Change
        2.控制权变更CRT
        3.掏空TUN
        4.目标公司变更前的市场价值Value
        5.跨行业并购Cross Ind
        6.交乘变量CTR*Cross Ind
        7.交乘变量Change*Cross Ind
        8.公司治理变量Gov
        9.公司层面控制变量Cor
        10.公司高管特征变量Man
        11.行业、年度和地区控制变量Env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多元回归分析
        1.控制权转移与CEO变更
        2.掏空动机下的并购
        3.CEO变更与合谋掏空
稳健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品市场竞争、管理层持股与管理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 李健,杨蓓蓓,潘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2]媒体负面报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明,叶勇.  管理评论. 2016(01)
[3]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特征与股价崩溃风险[J]. 顾小龙,辛宇.  当代财经. 2016(01)
[4]股权激励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效果研究[J]. 赵国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5]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J]. 王化成,曹丰,叶康涛.  管理世界. 2015(02)
[6]并购失败原因研究——基于终极控股股东利益攫取的视角[J]. 于江,张秋生,王逸.  证券市场导报. 2014(11)
[7]大股东掏空与CEO薪酬契约[J]. 苏冬蔚,熊家财.  金融研究. 2013(12)
[8]大股东财务困境、掏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来自大股东财务数据的证据[J]. 郑国坚,林东杰,张飞达.  管理世界. 2013(05)
[9]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分化与整合——基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实证研究[J]. 王凤彬,杨阳.  管理世界. 2013(03)
[10]股权制衡对并购中合谋行为经济后果的影响[J]. 蒋弘,刘星.  管理科学. 2012(03)



本文编号:3276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276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